宿州大店二手農機市場在哪里:消失的運城車馬大店
車馬大店,顧名思義就是車馬歇腳的地方,之所以有個大字,是因為它不僅要有旅客住的地方,有馬車、牛車停放的地方,而且還要有飼養(yǎng)牲畜的設施和儲存草料的場所,占地面積小了還真的不行。
車馬大店出現(xiàn)大概有幾千年,在沒有機動車輛及農業(yè)機械較少的年代,人類的交通運輸和農田耕種大多憑借畜力。行則騎馬、騎驢,坐則馬車、牛車,田間農活更是離不開牛、馬、驢、騾,而車及牲畜在路途中休息和喂養(yǎng)就只有靠車馬大店。車馬大店是那個年代的重要驛站,幾乎在所有的交通要道都有它的存在,是那個時代一道特別的風景。
運城作為河東的重要城市,尤其因有鹽池而帶來的產鹽、銷鹽和運鹽,在過去那是少不了車馬大店的。當時的車馬大店位于何處,未見有文字記載,但據(jù)老輩人說,大多在西門外,即如今的長硝渠早市一帶。傳說西門外曾經(jīng)是運城潞鹽交易的集中地,各種門店鱗次櫛比,尤以山陜會館規(guī)模為最,既是鹽商的交易之處,又兼具車馬大店之功能,只是后來毀于戰(zhàn)火兵燹,瓦礫不存。解放后,國家由商業(yè)系統(tǒng)的飲食服務公司開辦運城車馬大店,即今天的八一市場一帶,面積大概十來畝。其坐北朝南,內有磚木結構平房若干間,作為辦公和旅客住宿之用,更多的是棚舍,為飼養(yǎng)牛馬而設,另還有草料存放場地。那時車馬大店常有從內蒙古販牛、販馬者光顧,這些販牛馬者一次所販少則幾十頭(匹),多則上百頭(匹),蔚為壯觀,常常引來無數(shù)行人觀看。再后來,農村出現(xiàn)了拖拉機,開拖拉機進城辦事的也常留宿于車馬大店,因為當時運城的幾家旅社均無停車之處。
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快速增長,城市建設極速擴張,為了適應城市建設,運城車馬大店改遷到了北郊工農西街以北、鐵道口以東、國貿大廈以西。原來的車馬大店則被改建成運城縣(鹽湖區(qū))飲食服務公司,但沒過幾年又被改為運城最早的農貿市場——八一市場,至今車水馬龍,生意十分火爆。車馬大店遷到北郊后,環(huán)境和硬件大為改善,初期生意還可以,但隨著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農業(yè)機械化普及,汽車走入尋常百姓家,短短幾年時間,不要說牛車、馬車看不到了,就是在農村,牛、馬、驢、騾也成了稀罕之物。車馬大店失去了它賴以生存的根本,沒幾年便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如今工農西路還在,國貿大廈還在,而在車馬大店的地基上卻是數(shù)十米高的住宅大樓,在它的前面是日夜川流不息的各種大小汽車。
車馬大店作為生產力低下時代的產物,促進了當時的經(jīng)濟發(fā)展,是那個時代不可缺失的行業(yè)。而今天它已消失得干干凈凈,只有曾經(jīng)見過它的人也許還有一宿州大店二手農機市場在哪里些朦朧的印象,更多的人只能在電影、電視劇中見到它的存在,要見實物那只有去民俗博物館了。(賈玉祥)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ershou/5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