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二手農機具出售信息:遼寧義縣:“三變”改革“變”出強村富農新天地
錦州二手農機具出售信息
在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張家堡鎮(zhèn)官場溝村一家農業(yè)企業(yè)里,一名工人將收獲的花生裝入分揀機(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新華社沈陽11月12日電 題:遼寧義縣:“三變”改革“變”出強村富農新天地
新錦州二手農機具出售信息華社記者丁非白
農歷每逢三、六、九,是遼寧省錦州市義縣高臺子鎮(zhèn)桑土營子村最熱鬧的時候。村里的遼西活畜交易中心內人頭攢動,各個交易區(qū)內近千頭牲畜供遠近的客商前來選購。“多虧‘三變’改革激活了村里的資金,發(fā)展起了產業(yè),讓村子看到了希望。”桑土營子村村書記韓松林說。
在遼寧省錦州市義縣高臺子鎮(zhèn)桑土營子村的遼西活畜交易中心里,一名買家在觀察自己中意的一頭牛的身體狀況(11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為破解農民增收渠道少、村集體經濟弱等問題,從2018年8月開始,義縣在全域內推進“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韓松林是村里的能人,做過煤炭生意,倒騰過牲口,為此村民們一致讓韓松林回家?guī)ь^致富?!皠偨邮謺r,村上不光沒有集體經濟,還負債140多萬元?!表n松林說,“要想致富,就得把村上的產業(yè)搞起來?!?/p>
韓松林看準了活畜市場,“義縣有區(qū)位優(yōu)勢,可以作為牲畜的中轉中心。”但資金的問題讓他很發(fā)愁?!奥?lián)系了幾個想投資的朋友,但后期都變卦了?!?/p>
這是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張家堡鎮(zhèn)官場溝村一家農業(yè)企業(yè)在進行花生晾曬加工(11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資金變股金’就是把各級財政的分散資金、村集體經營主體和農民的自有資金及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入股發(fā)展產業(yè)?!备吲_子鎮(zhèn)鎮(zhèn)長邊策說,遼西活畜交易中心初期投資集中了縣里劃撥的產業(yè)振興資金20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230萬元,同時成立了遼西活畜交易互助合作社,將肉牛養(yǎng)殖、流通作為村內主導產業(yè)發(fā)展。
2018年以來,義縣整合了1.9億元農村發(fā)展類資金、6656萬元村集體資金、7510萬元農民自有資金,投入到發(fā)展村集體經濟上來。
在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張家堡鎮(zhèn)官場溝村一家農業(yè)企業(yè)里,工人在生產線上將收獲的花生進行分揀(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我的土地我自己種’,這是村民們的普遍想法,許多村民不知道什么是入股、什么是股東。”稍戶營子鎮(zhèn)蔡家屯村主任湛寶告訴記者,“農民變股東”就是引導、推動和支持農民自愿將個人的資源包括土地、資產、資金、勞動力等,入股到經營主體,成為股權投資人,參與分紅。
“對于十年九旱的義縣來說,土地不流轉,不實行現(xiàn)代化、規(guī)?;霓r業(yè)生產種植,不把‘農民變股東’,就沒有出路?!闭繉氄f。
這是位于遼寧省錦州市義縣高臺子鎮(zhèn)桑土營子村的遼西活畜交易中心(11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為激發(fā)村民的積極性,村里黨員干部帶頭入股,并上門入戶為村民講解政策:項目經過縣里評審評議,都是訂單生產,而且流轉的土地能參與分紅,不出家門還能打工。終于村里成立了宏興谷子種植專業(yè)合作社,35戶村民以351.5畝土地年折資14.06萬元入股。
蔡家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素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xiàn)在收入一年2萬多元,其中土地入股分紅有5000多元,在合作社工作掙4000多元,在家附近的花生基地打工再掙1萬多元,日子真是越過越好?!?/p>
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張家堡鎮(zhèn)土營子村果農在果園里將采摘的蘋果裝箱(11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目前,義縣全縣完成了土地確權103萬畝,流轉土地55萬畝,2.8萬戶農民變?yōu)楣蓶|,占全縣農戶總數(shù)的30%,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實現(xiàn)了股東全覆蓋。
“資源變資產”就是把土地、林地、荒山、水域等自然資源,集體房屋、建設用地、基礎設施等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權為紐帶,入股到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yè)等經營主體,按合同約定獲得分紅。經過一年多的改革,義縣有近35萬畝集體和農戶土地、5萬畝荒山荒坡荒灘,水利、電力、房屋、農機具等設施設備以及管理、技術、品牌等無形資產,折價入股到經營主體。
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張家堡鎮(zhèn)土營子村果農在果園里將采摘的蘋果裝箱(11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義縣農業(yè)農村局局長鄒博說,近兩年的探索和實踐,讓義縣4萬多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51個貧困村全部銷號,成功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今年,義縣239個村實現(xiàn)“三變”改革項目全覆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207個。
“過去農村資源散、資金散、農民散,制約了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義縣的先行探索為錦州市的‘三變’改革打下了基礎。錦州‘三變’改革起步時間不長,但我們在改革中嘗到了甜頭,也更堅定了我們改革的信心?!卞\州市委書記王德佳說。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ershou/6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