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二手農機拖拉機趕集:父子餐桌話農機
新華社哈爾濱5月2日電(記者黃騰)坐在餐桌前,盧奇用手指著窗外說:“院里停著的是鏟車和100馬力拖拉機,前面路邊的是200馬力拖拉機,遠處空場上是玉米聯合收割機……”盧奇說,和父輩相比,自己種地“省老心了”。
盧奇是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qū)新華鄉(xiāng)青年農民,今年他種了1400多畝玉米,父親盧文濱是種了幾十年地的“老把式”。夕陽西下,剛從地里回家的盧奇坐在餐桌前,和父親一起向記者講述起兩代人種地的天壤之別。
“年輕時種地那可真是‘遭老罪了’?!北R文濱回憶,自己年輕時村里大型農機少,大家要輪著用,春耕要一個多月才能忙完,要是趕上陰雨天還要更久。有時輪不上農機用,為不誤農時,還得人工刨坑,馬拉人播,干一天活回到家里,累得渾身發(fā)酸。盧文濱說,“18馬力小型手扶拖拉機,那時候它就算是‘先進設備’了。”
“現在全靠農機,動作快時三五天就全部‘整妥’,把好方向盤朝前開,翻地翻得徹底,備壟備得直,播種速度快,種子密度還均勻?!北R奇說,和父親相比,自己算是“享?!绷?。
“苗長出來了還得噴農藥,身后背著藥箱,左手加壓,右手噴霧,干不了一會兒就渾身是汗?!北R文濱說,年輕時種地田間管理也“費事”得很,不管什么活都得人工上陣。盧奇接過話茬笑著說:“那都是什么時代的事了,看看現在,農機下地,一天比人工十天干的活都多?!?/p>
“掰玉米掰得手脖子腫,揮鐮刀揮得肩膀疼,脫粒機效率也遠不如現在,有時還得靠手搓。”盧文濱說,年輕時秋收,男人收割,女人掰玉米,大家天剛亮就開始干,半夜才回家,全村要一個半月才能收完,沒等秋整地就上凍了。“現在只要機器往地里一走,這邊收割,那邊玉米棒就下來了,脫粒也全靠機器,更先進的收割機直接就能出玉米粒,天氣好,十幾天就能干完。”盧奇說。
盧文濱回憶,自己年輕時,生產隊只有兩三臺拖拉機,合計才100多馬力,現在僅自己家農機馬力合計就在400多馬力?!艾F在這農機真了不起,發(fā)展越來越快,七八年前用的播種機每天還只能種十幾公頃,現在的播種機工作效率翻了一番還多?!北R文濱說。
“彎腰種地,面朝黑土背朝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以前種地弄得渾身是土,現在出去什么樣,回來還是什么樣?!北R文濱說,以前春耕時常見村里人扛著農具綏化二手農機拖拉機趕集走綏化二手農機拖拉機趕集在路上,現在不少人都是開車去地頭。盧奇問父親:“我記得咱家以前還有鋤頭呢,咋不見了?”“那玩意兒都多少年不用了,現在上哪找去?”盧文濱笑著對兒子說。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ershou/6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