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9大物理性質?2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今天給各位分享土的9大物理性質?2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土的9大物理性質?2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2、土的三大特性1
土的9大物理性質?2 ♂
土壤的物理條件?
土壤物理條件指土壤的質地、結構狀況、孔隙度、水分和溫度狀況等。它們影響土壤的含氧量、氧化還原性和通氣狀況,從而影響土壤中養(yǎng)分的轉化速率和存在狀態(tài)、土壤水分的性質和運行規(guī)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長力和生理活動。物理因素對土壤中水、肥、氣、熱各個方面的變化有明顯的制約作用。
土的三大特性1 ♂
土的三大特性
土的三大特性:散體性、多相性、自然變異性。
1、散體性:顆粒之間無粘結或弱粘結,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透水、透氣;
2、多相性:土往往是由固體顆粒、水和氣體組成的三相體系,三相之間質和量的變化直接影響它的工程性質;
3、自然變異性:土是在自然界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演化形成的多礦物組合體,性質復雜,不均勻,且隨時間還在不斷變化。?
擴展資料:
土的基本特征
1、土與巖石一樣是自然歷史產物。土的性質由其地質成因、形成時間、地點、環(huán)境、方式,以及后生演化和現時產出的條件決定。如干旱區(qū)形成的黃土,濕熱區(qū)形成的紅土,靜水區(qū)形成的淤泥,它們在性質上截然有別。
2、土是由固、液、氣體多相組成的體系。固相是土的主要成分,稱為土的骨架。土顆粒間的孔隙可被液體或氣體充填。完全被水充滿時,形成二相體系的飽水土,性質柔軟;完全被氣體充滿時,則形成二相體系的干土,其性質有的松散,有的堅硬。
土的孔隙中有液、氣體共存時,則形成濕土,其性質介于飽水土和干土之間,屬三相體系。土中各相系組成的質和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控制土的工程性質的主要因素。
3、土是分散體系。根據土顆粒的大小(分散程度),土可分為粗分散體系(粒徑大于2微米),細分散體系(粒徑2~0.1微米),膠體體系(粒徑0.1~0.01微米),分子體系(粒徑小于0.01微米)。土的工程性質隨著分散程度的變化而改變。
4、土是多礦物組合體。一種土含有5~10種或更多的礦物,其中次生礦物是主要成分。土遇水產生膠體化學特性,土粒間形成受結合水控制的特殊聯(lián)結。這是促使粘土產生復雜性質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土
土的分類與性質?1 ♂
土的分類與性質?
按土壤質地,土一般分為三大類: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類。
砂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
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
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
土的分類與性質?2 ♂
土壤的化學性質是怎樣的?
土壤的性質可大致分為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生物性質。土壤的物理性質主要指土壤的形態(tài)特征,其中有剖面構造,土壤顏色,質地,結構,土壤結持性,干濕度,孔隙狀況,新生體和侵入體等。土壤的化學性質主要是土壤的物質組成,土壤由固相,也相,氣相三相物質組成。按容積計,典型土壤中礦物物質和有機質(二者為固相)分別占38%和12%,液相和氣相物質占50%。簡單來說就是土壤的含有不同種和量的礦物質,有機質及水分,空氣。生物性質是指土壤中含有巨大數量的微生物群體,能把進入土壤的動植物殘體礦物化和腐殖質化。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0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