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水腫病防治方法,附臨床病狀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今天給各位分享仔豬水腫病防治方法,附臨床病狀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仔豬水腫病防治方法,附臨床病狀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仔豬水腫病防治方法,附臨床病狀 ♂
仔豬水腫病防治方法,附臨床病狀仔豬預防水腫病要及時處理帶菌的糞便和污染的飼料,飲用水和環(huán)境應該干凈,不然食用后通過消化道直接污染。斷奶后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需要適量補足,不能過于高也不能過于少,適中就行,不然會引起營養(yǎng)失調,體內菌群紊亂,大腸桿菌大量繁殖,引起水腫病。
一、仔豬水腫病的流行病學
本病多發(fā)于斷奶后數日齡,四月齡的仔豬也發(fā)生。經常健康的小豬發(fā)病率高,發(fā)病后死亡率也高。帶菌母豬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二、仔豬水腫病分發(fā)病病因
1、帶菌的糞便污染飼料、飲用水和環(huán)境,食用后通過消化道直接污染。
2、仔豬斷奶后,飼料過于簡單,蛋白質含量過高,維生素、礦物質不足,容易引起營養(yǎng)失調,體內菌群紊亂,大腸桿菌大量繁殖,引起浮腫病。
3、應激因素(分組、運輸、氣候變化等)也會引起成本疾病。
三、仔豬水腫病的臨床病狀
1、小豬突然發(fā)病,一開始腹瀉或便泌,1~2天后病程突然加速或死亡。
2、病豬四肢無力,共濟失調,某病豬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突然向前跳,捕捉時突然倒地,四肢游泳狀滑動。
3、病豬病情稍輕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棄,多數體溫不高。
四、仔豬水腫病的剖檢病理變化
1、剖檢常見于臉部、結膜、齒齦皮下水腫,呈灰白色涼粉樣浮腫。
2、胃壁水腫常見于大彎部和賁門部,黏模層和肌層之間布一層膠凍樣水腫。
3、一些病豬大腸系膜、直腸、膽囊和喉嚨也經常水腫。
4、小腸粘膜有彌漫性出血變化。
5、腸系膜淋巴結充血,甚至出血。
仔豬腹瀉拉稀的最佳治療方法 ♂
仔豬腹瀉拉稀的最佳治療方法母豬奶水:母豬必須要做好產后消炎等問題,同時還要保證奶水充足且質量高,可以在母豬哺乳期給其使用旺乳太保。
環(huán)境潮濕:豬舍潮濕、溫度低等都會使仔豬出現黃白痢,使用必須要做好豬舍的保暖和干燥工作。
斷奶小豬:在給小豬吃料時喂料必須要逐步增加,一定不能讓小豬吃太多。
一、母豬奶水
1、母豬一定要做好產后消炎等問題,而且還要保證奶水充足且質量高。
2、養(yǎng)豬戶可在母豬哺乳期給母豬使用旺乳太保,這樣就能解決奶水不足以及減少母源性腹瀉的情況。
二、環(huán)境潮濕
1、豬舍潮濕、溫度低等都會導致仔豬黃白痢,因此一定要做好豬舍的保暖和干燥工作。
2、可用利克太保給小豬進行服用,如果比較嚴重,可以配上阿莫西林+硫酸粘菌素即可。
三、斷奶小豬
1、養(yǎng)豬人在給小豬吃料的時候一定要逐步增加,不能一下讓小豬吃太多。
2、如果已經發(fā)生腹瀉,可以用利克太保飲水,保育太保加量拌料即可。
四、腸道受損
仔豬腸道出現問題如果喂抗生素沒用,這時可以用止瀉中藥,再用一些能修復腸道粘膜的西藥,比如硫酸粘菌素,再用一些益生菌和發(fā)酵中藥成分調理腸道促生長。
仔豬腹瀉有什么應對方法,快來看看吧 ♂
仔豬腹瀉有什么應對方法,快來看看吧仔豬腹瀉可能是母豬生病導致,需先治療母豬,可用腸移健、腸毒清、瘟痢康、痢拉得等藥物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一次,三天為一個療程,病情嚴重時可適當增加。也可以小豬斷奶,讓小豬自行進食,乳豬料用溫水和糊狀涂抹在小豬嘴里,3~5天訓練后小豬就可以自己吃料了。當仔豬可以快活地吃料時就可以斷奶了。7日齡時開始誘食,隔離小豬和母豬,定期哺乳,乳豬料要新鮮,需要多少就取多少,取了之后再把袋口扎緊。
仔豬腹瀉的防治方法,仔豬腹瀉的原因 ♂
仔豬腹瀉的防治方法,仔豬腹瀉的原因預防仔豬腹瀉,可采用適時斷奶、早期誘食、豬料新鮮、槽位適宜、料槽清潔、適當限飼、環(huán)境過渡、適當保溫等措施。若為水樣糞便,應立即口服補液鹽,同時使用腹可安10毫升/頭,肌注慶大霉素0.8毫升/頭。每天兩次,連續(xù)三天使用。針對病毒性腹瀉的仔豬,補液與治療用藥效果不理想的話,可以提前斷奶,用米粥飼喂。
一、仔豬腹瀉的原因
1、管理型腹瀉:這種腹瀉的常見原因有10多種,如母豬乳量不足、代乳料消化不良、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仔豬日糧過量添加銅、飲用水中金屬離子超標、仔豬斷奶分群轉舍等應激性因素都能導致腹瀉。
2、細菌性腹瀉:常見的有黃痢、紅痢、白痢、副傷寒和痢疾等。黃痢主要在出生后數小時到5日齡內發(fā)病,以1~3日齡最常見。紅痢主要發(fā)生在1~3日齡,一般病程短,死亡率極高。白痢在10~30日齡最多發(fā),死亡率低,但影響生長發(fā)育。仔豬副傷寒多發(fā)生在2~4月齡。痢疾的主要癥狀是粘性出血性腹瀉。
3、病毒性腹瀉:常見的有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感染等。豬傳染性腹瀉是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特征是嘔吐、嚴重腹瀉、脫水和10日齡內仔豬死亡率高,5周齡以上的病豬很少死亡。仔豬流行性腹瀉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冬春季節(jié)。輪狀病毒病是輪狀病毒引起的仔豬、犢牛、羔羊、駒、幼免等的急性胃腸炎,仔豬較易患病,10~28日齡仔豬最容易感染,腹瀉明顯,死亡率較低。
二、仔豬腹瀉的預防
1、適時斷奶:仔豬斷奶不能單純以時間為基準,應根據仔豬的吃食情況(一般28天斷奶要求仔豬累計采食量達到500克/頭以上),只有仔豬能歡樂飲食才能斷奶。
2、早期誘食:7日齡開始誘食,隔離仔豬和母豬,定時喂奶,逐漸延長喂奶間隔時間,迫使仔豬饑餓覓食,對實在不吃料的仔豬應人工輔助(將乳豬料用溫水和成糊狀,抹在仔豬口內,一般經3~5天訓練后仔豬能自己吃料)。
3、豬料新鮮:不要把豬料放在豬舍里,用多少取多少,取料后把袋口扎緊,喂料要少喂勤添。
4、槽位適宜:補料槽應放在適宜溫度的地方,防止仔豬怕冷不吃料。
5、料槽清潔:豬槽每天至少清洗一次,防止仔豬吃到霉變的隔夜料槽附著物而引起拉稀,并提高清潔、充足的飲水。
6、適當限飼:斷奶前誘食不好的,在斷奶后頭2~3天可采取適當限飼,限飼要注意槽位充足,并要少喂勤添。
7、環(huán)境過渡:斷奶仔豬,維持原圈飼養(yǎng)(1周)、維持原哺乳期飼料(3周左右)、飼料過渡、飼養(yǎng)制度過渡、環(huán)境過渡等。
8、適當保溫:斷奶后一周環(huán)境溫度比斷奶前高1~2℃(27~30℃),并逐漸下降。
三、仔豬腹瀉的治療
1、為仔豬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保持欄舍衛(wèi)生干燥,適當的溫度,良好的通風,特別是舍內溫度在出生后1~3天保持在28℃以上。
2、出生后1~3天內給仔豬補充硒鐵等微量元素,在剪牙斷尾時肌注0.5毫升/頭長效土霉素保健。
3、母豬產前45天和35天分別接種大腸桿菌基因工程多價苗和病毒性腹瀉三聯(lián)苗,可為仔豬提供特異性保護。
4、對發(fā)生腹瀉的仔豬治療。
(1)對腹瀉糞便為糊狀的仔豬,可灌服廣東大華農動保生產的腹可安10毫升/頭,同時肌注慶大霉素0.8毫升/頭。每天兩次,連續(xù)兩天效果很好。
(2)如果是水樣糞便,應立即口服補液鹽(配方為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無水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同時使用腹可安10毫升/頭,肌注慶大霉素0.8毫升/頭。每天兩次,連續(xù)三天使用。嚴重的可進行腹腔補液。
(3)對于被懷疑是病毒性腹瀉的仔豬,補液與治療用藥效果不理想的話,可以提前斷奶,用米粥飼喂。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2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