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土壤宜耕期
什么叫土壤宜耕期
宜耕期的問題,是與具體的田塊,具體的土壤種類,具體的小氣候,有直接關系,
土壤黏結性強,農具不易入土,土塊不易散碎;黏著性大,易黏著農具,耕作阻力大;可塑性強,易成泥條,干后土壤板結。這些性狀主要決定于土壤的質地、結構和含水率。黏土的可塑下限含水率低于16%,適耕的含水量范圍小,宜耕期短;砂性土可塑下限值高達23%左右,宜耕的含水量范圍大,宜耕期長;不僅是在不同田塊,即使在同一田塊同一時期宜耕期也不一樣.一般的規(guī)律是從田埂到田內土壤的含水量有干、適合、濕的分配規(guī)律,因而在同一時期內所表現出來的宜耕性不一樣。
從而有“因地制宜”之說了。。。。。。呵呵
土壤中有什么
土壤是由礦物質、有機質和活的生物有機體以及水分、空氣等固、液、氣三相組成。 按重量計,礦物質可占固相部分的90%~95%以上,有機質約占:1%~ 10%、因此,土壤是一個以礦物質為主的物質體系。
(一)土壤礦物質
土壤礦物質來源于成土母質,按其成因可分為原生礦物和次生礦物兩大類。原生礦物是各種巖石受不同程度物理風化的碎屑物,其未改變原有的化學組成和結晶構造。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礦物包括長石類、云母類、輝石類、角閃石類、石英、赤鐵礦、金紅石、黃鐵礦、磷灰石等。次生礦物主要是由原生礦物經風化而重新形成的新礦物,其化學組成與結構已發(fā)生了變化。土壤中次生礦物的顆粒很小,粒徑一般〈0.25mm,具有膠體的性質。 常見的次生礦物有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石膏(CaSO4·2H2O)、芒硝、針鐵礦(Fe203·H2O)、褐鐵礦(2Fe2O3·3H2O)、伊利石、蒙脫石和高嶺石等。
(二)土壤的機械組成
土壤是由粗細不等的土壤顆粒組成的,這種粗細不等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組合稱為土壤的機械組成,又稱土壤質地。它是土壤的重要狀況,是影響土壤肥力高低、耕性好壞以及污染物質容許容量大小的基本因素之一。 根據土壤中各種粒級的重量百分比,將土壤劃分為若干類別,即為土壤的質地分類。我國的土壤質地分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個級別。
(三)土壤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是指以各種形態(tài)存在于土壤中的有機化合物。其中包括動植物殘體和腐殖質等。土壤有機質可分為兩大類:普通有機物和腐殖質。普通有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木質素、有機酸以及含N,P,S的有機物等。腐殖質是土壤中一種特殊的有機物,其約占有機質總量的50%~65%。它的主要成分為胡敏酸、宮里酸和胡敏素。腐殖質通常帶有電荷,并具有較強的吸收、緩沖性能。
腐殖質對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性質有重要影響。腐殖質膠體中多種能解離的官能團,可與重金屬離子等形成絡合物或鰲合物,增加其水溶性,使之隨水遷移或吸附、固定,減輕其危害。因此,提高土壤腐殖質含量是減輕污染危害及增強土壤自凈能力的重要措施。
(四)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氣體、溶質和懸浮物質的總稱。其溶質包括各種可溶性鹽和營養(yǎng)物質,以及可溶性污染物質。這些物質大體有無機膠體如鐵鋁氧化物等;無機鹽類如碳酸鹽、重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磷酸鹽等;有機化合物類如腐殖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2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