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政策好 農民笑開顏
惠農政策好 農民笑開顏
近日,筆者在梨樹縣農村小住幾天。白天和農民們一起在田間耕作,夜晚坐在農戶的炕頭上聊天,傾聽著惠農政策給他們帶來的喜悅和感激。
不再擔心看病貴
王士杰,白山鄉(xiāng)大泉眼村三社農民,因患心臟病于今年1月在吉大一院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手術,花去醫(yī)藥費90693.10元。出院后,梨樹縣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管理辦公室按照新的補償比例,支付其醫(yī)藥費補償款3萬元。
俗話說,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如果趕上既有病又沒錢,那更是雪上加霜了,過去,不少農民就體驗過這種有病看不起的痛苦。打去年,梨樹縣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鄉(xiāng)親們再也不用擔心“看病貴”了。據梨樹縣衛(wèi)生局副局長趙萬春介紹,為了使農村合作醫(yī)療真正受惠于農民,縣里把合作醫(yī)療工作實施進度和成效列入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內容,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實施辦法及相關制度。確定了縣、鄉(xiāng)、村三級定點合作醫(yī)療機構309個,并先后舉辦了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培訓班5期,培訓鄉(xiāng)村兩級醫(yī)療業(yè)務人員2100余人,提高了農村醫(yī)療機構工作人員的政策水平和服務能力。對農村合作醫(yī)療實行了網絡平臺管理,鄉(xiāng)鎮(zhèn)級定點醫(yī)療機構全部聯網,全縣參加合作醫(yī)療農民的資料全部錄入微機。據統(tǒng)計,至今全縣共有42萬農民參加了合作醫(yī)療,其中199279人(次)報銷了醫(yī)藥費,累計支付醫(yī)藥費補償款達2056.84萬元。
孩子上學不再難
走進貧困戶張小芳家低矮的草房,看著那簡陋的家具和癱瘓在炕上的老人,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貧窮給這個家?guī)砹撕艽蟮膲毫Α埿》技矣袃蓚€上小學的孩子,每年孩子們的學費成了家里的沉重負擔。張小芳原打算讓孩子上完小學就算了,聽說義務教育法新修訂后,她飽經滄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不停地念叨:“還是社會主義好啊,農村孩子不花錢也有書念了!”
在農民劉貴家的炕頭上,我們聊了起來。說起“兩免一補”這事,老人家特別開心,緊著吧嗒了兩口旱煙,打開了話匣子:“我有兩個孫女在上小學,一個孫子在讀初中。過去每年光學費就得2000多元。這回好了,孩子們上學不用交學雜費了,孫子在學校住宿,每月還能拿到300元的伙食補助費,家里卸了個大包袱,我可以用這筆錢投入生產或做點小生意了。”
據統(tǒng)計,過去梨樹縣每名農村小學生每年需交納學雜費220元,中學生每年交納學雜費280元。這筆錢對于貧困的農民家庭來說,則成了沉重的負擔。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今后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孩子一律免收學雜費,這對農民來說,確實是一件大喜事。今年,僅梨樹縣受益的農村中小學生就有61650人。
新農村建設前景好
整齊的磚瓦房、平坦的環(huán)村路、整潔的閱覽室、寬敞的農民課堂······這是筆者在郭家店鎮(zhèn)化石山村看到的新景象,一幅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畫面展現面前。
化石山村是個有著3000多口人的大村。過去,這里貧窮落后。晴天,道路坑坑洼洼,塵土飛揚。一到雨天,滿道稀泥,別說車了,就連人行走都很艱難。去年,村委會自籌資金修起了柏油路、水泥路和沙石路,實現了 “屯屯通”。村里還和有關部門積極協調,鋪設了有線電視線路,近800個農戶可以像城里人一樣看上有線電視了。為了豐富農民的文化知識,村里建起了閱覽室,備有各種養(yǎng)殖、種植、法制、科技等方面的書籍,可供農民閱讀,還有一些影像資料供大家觀看。村里還辦起了農民夜校,定期向村民傳授農業(yè)科技等知識。此外,該村還在長達500余米的農家院墻上畫上了展示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風尚的漫畫,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還讓農民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教育。
如今,化石山村還成立了養(yǎng)豬協會、汽車運輸協會、對外勞務輸出協會等,大大拓展了村民的致富門路。村民們高興地說:“現在,農民頭腦活了,致富門路廣了,腰包也鼓了,新農村建設確實是‘惠民工程’,農民最受益了!”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5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