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存最早總結江南水稻的著作是什么?
我國現存最早總結江南水稻的著作是什么?
陳旉農書
我國現存最早總結江南水稻地區(qū)栽培技術的一部農書著作是《陳旉農書》,是中國宋代南方地區(qū)農事的綜合性農書,除了反映南方水田農事外,還在養(yǎng)牛和蠶桑部分也有詳細的論述。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yè)科學技術到宋代達到了新的水平。
我國現存最早總結江南水稻地區(qū)栽培技術的一部農書著作是《陳旉農書》?!蛾悢贽r書》是論述中國宋代南方地區(qū)農事的綜合性農書。陳旉以前的農書,多為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的農業(yè)經驗總結,本書則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農事的專著,本書在養(yǎng)牛和蠶桑部分也有詳細的論述,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yè)科學技術到宋代達到了新的水平。
全書3卷,22篇,1.2萬余字。上卷論述農田經營管理和水稻栽培,是全書重點所在。中卷敘說養(yǎng)牛和牛醫(yī)。下卷闡述栽桑和養(yǎng)蠶。陳旉以前的農書,多為古代北方黃河流域一帶的農業(yè)經驗總結,本書則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農事的專著;同時親自務農而具有理論和實踐上的特色。他特別強調掌握天時地利對于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性,指出耕稼是“盜天地之時利”,具有與自然作斗爭的精神;提出“法可以為常,而幸不可以為常”的觀點,認為法就是自然規(guī)律,幸是僥幸、偶然,不認識和掌握自然規(guī)律,“未有能得者”。
因此,在一系列農耕措施中,都有超越前人的新觀點。如著名的“地力常新壯”論,就是對中國古代農學史上土壤改良經驗的高度概括。他在“糞田之宜篇”中說,盡管土壤種類不一,肥力高低,但都可改良;認為前人所說的“田土種三、五年,其力已乏”之說并不正確,主張“若能時加新沃之土壤,以糞治之,則益精熟肥美,其力當常新壯矣”。書中對開辟肥源、合理施肥和注重追肥等措施,都有精辟見解。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6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