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鏡頭,看吉林省如何保護利用黑土地
三個鏡頭,看吉林省如何保護利用黑土地
春回大地,農事漸起。農業(yè)大省吉林,正掀起黑土地保護利用的新高潮。?
鏡頭一:政府出錢出力 黑土地保護項目火熱推進?
乍暖還寒的天氣,擋不住工人們的干勁兒。架設輸電線、拋撒有機肥、建設農用井……扶余市三岔河鎮(zhèn)、新萬發(fā)鎮(zhèn)黑土地保護配套設施項目現(xiàn)場,一派火熱景象。?
“我們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總投資17339萬元,黑土地保護建設面積10.67萬畝,主要涉及三岔河鎮(zhèn)、新萬發(fā)鎮(zhèn)、弓棚子鎮(zhèn)、陶賴昭鎮(zhèn)?!狈鲇嗍修r業(yè)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扶余市火熱的施工現(xiàn)場,只是吉林省全面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的縮影,今年,吉林省實施高標準農田和東北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378萬畝,重點補上土壤改良、農田灌排設施等短板,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建設1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qū)。新增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250萬畝,總面積達到500萬畝。?
鏡頭二:農民自發(fā)宣傳 新技術讓黑土地更“有勁兒”?
“近三年來,我們晨輝合作社采用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技術,玉米單產穩(wěn)定提升到800公斤階段水平,在我們榆樹市保持領先水平……”每天一大早,晨輝合作社負責人劉臣便在微信群里向農民朋友們推薦黑土地保護新技術,并針對農民們提出的技術問題做出解答。他說,越來越多的農戶采用新技術,黑土地才會更“有勁兒”。?
近年來,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已經深入人心。今年,吉林省將繼續(xù)全力抓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zhàn)和黑土地保護工程,發(fā)揮萬畝核心示范基地和千畝級輻射示范基地作用。推動“梨樹模式”提質擴面,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500萬畝。因地制宜推廣深松深翻、增施有機肥等耕作技術。?
鏡頭三:農業(yè)企業(yè)干勁足 鹽堿地變身高產田?
連日來,在大安市龍沼鎮(zhèn),幾十輛工程車正緊張作業(yè),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生產肥料、準備稻種……中科佰澳格霖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孟憲東說:“東北地區(qū)鹽堿地改造的施工期短,從土地解凍到開始播種,只有不到3個月時間,現(xiàn)在正是工程吃緊的時候,一定要在插秧之前把2000公頃鹽堿地改良成高產田。”在大安市,有10多家這樣的鹽堿地治理企業(yè)和科研院所,他們投錢、投人、投技術,把一塊塊鹽堿地變成高產田。?
據(jù)介紹,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國家試點項目建設仍然是吉林省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的重點。今年吉林省將對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產生的補充耕地指標,優(yōu)先申報國家統(tǒng)籌和納入省內調劑。同時,加強新增耕地后期管護利用,形成穩(wěn)定產能。?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7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