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激情四射在线播放视频网站|2020亚洲国产精品无码|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网|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三区

推進一大行動,實施兩大工程,江蘇省加快實現全程全面機械化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最新農機信息:推進一大行動,實施兩大工程,江蘇省加快實現全程全面機械化,農機新產品,二手農機,農機補貼目錄,農機價格查詢,農機報價大全,更多農機資訊請查看:農機資訊

  推進一大行動,實施兩大工程,江蘇省加快實現全程全面機械化

2017年4月13日,在第九屆江蘇國際農業(yè)機械展覽會“全程機械化高層論壇”上,江蘇省農業(yè)機械管理局科技質量處處長于林惠博士、研究員介紹了江蘇省“十三五”農機化重點工作:推進“一大行動”,實施“兩大工程”,以加快實現全程全面機械化。

江蘇是經濟大省、農業(yè)大省,也是農機制造和農機使用大省。全省耕地面積460萬hm2(6900萬畝),人均擁有耕地不足0.06hm2(0.9畝)。水稻播種面積226.7萬hm2(3400萬畝),小麥播種面積220萬hm2(3300萬畝),油菜播種面積44萬hm2(660萬畝),玉米播種面積41.3萬hm2(620萬畝),棉花播種面積24萬hm2(360萬畝),蔬菜播種面積126.7萬hm2(1900萬畝),瓜果類播種面積14萬hm2(210萬畝)。

2016年,江蘇省糧食總產量達到346.6億kg,位居全國第5位,水稻單產居全國第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6萬元,同比增長8.3%,增幅連續(xù)7年超市民,實現“十三連快”;農機總動力達到4906萬kW,農業(yè)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2%,其中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超過85%;農機專業(yè)合作社數量達到8250個。

2015年,農業(yè)部將江蘇省列為全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明確江蘇省力爭到2020年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笆濉逼陂g,是江蘇農機化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良好機遇期,江蘇省按照“轉變發(fā)展方式,突出提檔升級,圍繞全程全面,服務現代農業(yè)”的總體思路,通過組織實施“一項行動、兩大工程”——3駕馬車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yè)生產全面全程機械化。

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建設行動

2016年,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全面啟動了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建設工作。

主要內容是以水稻、小麥和玉米3大糧食作物為對象,以提高耕整地、種植、植保、收獲、烘干和秸稈處理6個環(huán)節(jié)機械化水平為重點,推廣普及水稻機插秧、小麥精量播種、高效精準植保、糧食產地烘干等農機化技術,加強農機科技創(chuàng)新,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壯大農機服務市場主體,著力提升農機裝備水平、作業(yè)水平和社會化服務水平。

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3大作物生產的耕整地等6個環(huán)節(jié)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95%、80%、90%、95%、70%和80%以上,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為了切實加快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步伐,江蘇省采取了行政推動、補貼促動、項目帶動、示范引導和機藝融合等綜合舉措,示范創(chuàng)建工作初見成效。

強化行政推動。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加快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納入《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加以部署推進。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意見》,明確要求市、縣政府加強組織領導,有效推動了工作落實;

同時,又將“啟動實施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省推進工程,建設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10個以上”列為《省政府2016年度10大主要任務100項重點工作》進行督察,促使地方各級政府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鄉(xiāng)鎮(zhèn),列入農業(yè)現代化建設考核內容,不斷加大行政推動力度。

強化補貼促動。2016年,江蘇省新增高性能植保機械2199臺,同比增長110%;新增谷物烘干機6445臺,增幅連續(xù)兩年超過50%,烘干能力比2015年提高10個百分點。

強化項目帶動。啟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建設項目,省財政“十三五”期間安排專項資金4.44億元,支持66個縣(市、區(qū))開展示范縣建設。2016年,省財政安排第一批8600萬元用于支持15個首批示范縣建設;2017年,省財政安排12300萬元用于支持19個第二批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建設。

薄弱環(huán)節(jié)裝備及作業(yè)水平迅速提升。15個示范縣3大糧食作物面積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6%,2016年重點農機裝備的增速在全省領先。據統計,15個示范縣共新增插秧機2813臺、高效植保機械1614臺、育秧流水線249臺(套)、糧食烘干機1582臺,分別占江蘇省同類機型新增總量的30%、37%、41%、30%,薄弱環(huán)節(jié)農機裝備短板得以快速補齊。

示范縣平均機插秧水平高于江蘇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高效植保能力全部超過50%。示范縣以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yè)為主,秸稈處理機械化平均水平超過80%,整體作業(y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尤其是產地烘干能力平均較2015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以上,在應對2016年連續(xù)陰雨天氣的夏秋抗災搶收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障了糧食的豐產豐收。

加強示范引導。對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組織開展了“補短板”系列活動,先后召開水稻機插秧、高效植保機械化、機務管理和“三秋”機械化生產系列現場觀摩會,重點展示演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新技術新裝備,各地共舉辦相關活動超過500場次,營造了整體推進、加快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推進模式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各示范縣在推進全程機械化過程中,結合當地實際,探索形成了多種推進模式。如張家港市督查考評機制、泗陽縣家庭農場集群的“托管式”服務、灌南縣“扶貧+農機化”等。整體示范創(chuàng)建氛圍逐步形成,據不完全統計,江蘇省共建51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鄉(xiāng)(鎮(zhèn))、122個示范村組和303個示范片。

加強機藝融合。成立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教授領銜的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指導專家組,負責決策咨詢、技術指導和培訓交流等工作。組織開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培訓班,就作物周年生產各環(huán)節(jié)的機械化技術串聯、組裝和集成等進行培訓,引導各地逐步形成完整配套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

綠色環(huán)保農機裝備與技術示范工程

目前,我國農業(yè)資源環(huán)境遭受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壓力,已日益成為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約束。由于化肥、農藥等農業(yè)投入品長期不合理過量使用,以及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和農田殘膜等農業(yè)廢棄物不合理處置等,造成農業(yè)面源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

江蘇省積極推進綠色生產農機化技術普及應用,著力推進農業(yè)資源利用節(jié)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努力改善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

機械化高效施肥技術。推廣變量施肥、化肥深施和機插秧側深施肥一體化等機械化高效施肥技術,提高肥效利用率,降低肥料使用量。

秸稈機械化還田和機械化利用技術。科學制定技術方案,完善工作機制,扎實推進稻、麥和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秸稈機械化利用裝備。到2020年,全程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利率力爭達到60%。

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yè)。統籌使用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適宜地區(qū)將深松機列為敞開補貼的重點機型,擴大農機深松整地作業(yè)補助試點區(qū)域。到2020年,江蘇省力爭適宜地區(qū)深松整地輪流實施一遍。

高效植保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以推廣高地隙自走式噴桿植保機械等高效、低耗、精準施藥、施肥機械為重點,穩(wěn)步開展無人植保機械的引進試驗,提高施藥水平,提升植保機械化發(fā)展質量。

農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積極加強畜禽糞便等農業(yè)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機械化技術示范應用。

完善并加大農機報廢更新。改進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制度,加大配套資金投入,擴大報廢更新范圍,注重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農業(yè)機械的推廣應用,推進農業(yè)機械節(jié)能減排。

高效設施農業(yè)“機械換人”工程

江蘇省蔬菜播種面積居全國第3位,總產量4300萬t;林果苗木茶面積分別為25.6萬hm2(384萬畝)、12萬hm2(180萬畝)和3.27萬hm2(49萬畝),產值分別達到120億、110億和20.43億元;水產養(yǎng)殖總面積77萬hm2(1155萬畝),總產量475萬t,產值突破1000億元。高效設施生產機械保有量165.5萬臺(套),機械化平均水平49%,但與主要糧食作物相比還處在較低水平。

江蘇省按照全程全面機械的總體發(fā)展思路,在高效設施農業(yè)領域實施“機器換人”工程。目標是到2020年,江蘇省新增各類設施農業(yè)裝備45萬臺(套)以上,高效設施農業(yè)各產業(yè)、各環(huán)節(jié)機械化實現跨越式發(fā)展,設施農業(yè)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基本形成,高效設施農業(yè)精細化水平超過60%。

大力發(fā)展以設施蔬菜為重點的園藝生產機械化技術。在全省建立10個以上高效設施蔬菜機械化生產示范縣,建立省、市、縣級機械化生產示范園區(qū)(基地)各100個,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70%、80%。

示范推廣林果、花卉、苗木、茶葉以及食用菌生產機械化技術。到2020年在全省建立20個以上機械化示范園區(qū),園區(qū)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

大力推廣漁業(yè)(水產養(yǎng)殖)機械化技術裝備。到2020年,在全省建立20個以上水稻養(yǎng)殖機械化示范園區(qū),園區(qū)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

大力推廣農副產品貯藏保鮮、清洗、分級、烘干等技術裝備。不斷提高農副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

標簽:機械化   全程   示范   推進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83210.html

五莲县| 古田县| 保山市| 泗水县| 察哈| 札达县| 永清县| 高淳县| 罗定市| 通辽市| 玉门市| 黄石市| 基隆市| 平潭县| 东乌珠穆沁旗| 蕲春县| 长沙县| 西乡县| 横峰县| 甘洛县| 新泰市| 阿勒泰市| 永清县| 陆丰市| 遂溪县| 呼和浩特市| 福清市| 西藏| 长寿区| 赤峰市| 罗定市| 衡山县| 白沙| 琼海市| 陕西省| 吉安市| 涪陵区| 西丰县| 潢川县| 平塘县|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