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年新征程丨國機制造新成果一覽
新百年新征程丨國機制造新成果一覽
作為機械工業(yè)的“國家隊”,國機集團充分發(fā)揮在科技創(chuàng)新、裝備制造與研發(fā)、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等方面的優(yōu)勢,持續(xù)推動中國機械工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助推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近期,國機集團在裝備制造方面取得新進展。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通過綜合績效評價
近日,二重(德陽)重型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重裝備”)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航空、核電及石化等領域超大構件高效率低成本增材制造技術的應用示范》項目通過專家組綜合績效評價。
《航空、核電及石化等領域超大構件高效率低成本增材制造技術的應用示范》項目通過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研究,建立鍛造-增材復合制造相應設計方法,打造制造工藝規(guī)范及評價標準成套體系,進行技術應用驗證及示范,為航空、核電、石化等領域高端裝備制造探索一條新途徑,在提高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我國航空航天、核電、石化等領域高端裝備制造的創(chuàng)新能力。
該項目已申請發(fā)明專利35項,授權軟件著作權12項,發(fā)表學術論文44篇,制訂企業(yè)標準/規(guī)范5項,培養(yǎng)相關技術人才39名。項目的研發(fā)技術已應用于二重裝備8萬噸模鍛壓力機超大鍛造模具。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通過驗收
近日,由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拖研所公司牽頭承擔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智能化設計平臺在大功率拖拉機研發(fā)中應用研究”,完成全部研究任務指標,順利通過課題驗收。
“智能化設計平臺在大功率拖拉機研發(fā)中應用研究”課題以大功率拖拉機設計研發(fā)過程為研究對象,整合大功率拖拉機設計過程中的大量設計知識和資源,基于“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設計思想,擴展大功率拖拉機專用設計知識庫、專用模型庫,建立了覆蓋大功率輪式拖拉機、大功率履帶拖拉機兩種產品的智能化設計技術規(guī)范、標準體系和應用流程。該課題還基于系統(tǒng)級的仿真平臺及模塊化集成技術,研究了大功率拖拉機機組匹配性能,實現(xiàn)了大功率拖拉機整機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的智能化設計應用。
單線年產5萬噸低熔點復合滌綸短纖維后處理生產線一次性開車成功
日前,由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天重工”)自主研制的單線年產5萬噸低熔點復合滌綸短纖維后處理生產線一次性開車成功。該生產線是國家863科技項目之一。
低熔點復合滌綸短纖維后處理生產線原料主要為再生聚酯。在生產線工藝設計中,恒天重工采用現(xiàn)代設計方法,在流程配置、設備結構、在線檢測等方面進行了多項創(chuàng)新性設計,同時為生產線配備了智能化控制系統(tǒng)及遠程故障診斷系統(tǒng),使整條生產線具備產量大、能耗低、運行穩(wěn)定、操作簡單、維護預警等特點。
低熔點滌綸短纖維具有熱熔粘合溫度低、粘合迅速、剝離強度高的特點,已成為紡織品、床墊、椰棕材料、汽車內飾等綠色制造的熱點原料。此次生產線的成功開車將會對聚酯類廢棄物的無害化、資源化、高質化和綜合再利用起到引領作用。
絳溪河大橋錨固鑄件澆注成功
近日,二重裝備完成橋梁用超大型錨固鑄件澆注,這是近年來生產制造的最大橋梁鑄件。
錨固鑄件將用于成都市空港新城連接各城市和天府國際機場的天府大道北一線跨絳溪河大橋上,錨固鑄件是大橋主要受力部件,錨固鑄件的復雜形狀及超大尺寸,超越了一般橋梁鑄件產品,所需鋼水總量近500噸。
二重裝備充分發(fā)揮大型化、高端化重大技術裝備研制綜合實力,優(yōu)化技術方案,成功解決了錨固鑄件空間斜面多,組合裝配難、鋼骨架強度和精度高等一系列技術難題,一次澆注成功。
助力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建設
日前,由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科高新”)提供核心設備的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全面建成投產。
流花16-2油田群是我國第一個采用全水下開發(fā)模式的油田群,水下生產系統(tǒng)規(guī)模亞洲最大,相比深水生產平臺模式具有技術和經(jīng)濟的綜合優(yōu)勢,技術難度和復雜性位居世界前列。
“海洋石油119”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是流花16-2油田開發(fā)工程的重要設施。藍科高新為該設施上的LPG(液化石油氣)系統(tǒng)提供了LPG儲罐、脫乙烷塔、脫丁烷塔、換熱器等核心設備,其中脫乙烷塔和脫丁烷塔是國內首次自主開發(fā)應用于FPSO上部模塊中,技術難度極大,為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助力漳州核電“華龍一號”順利完成吊裝
近日,漳州核電“華龍一號”1號機組環(huán)吊橋架整體吊裝工作順利完成。承擔此次吊裝任務的3200噸履帶式起重機所用專用回轉支承由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軸研所”)研發(fā)生產,成功助力“華龍一號”核電機組首次實現(xiàn)環(huán)吊整體吊裝“零的突破”。
環(huán)吊橋架長45.5米、寬15.2米、高8.37米,凈重超400噸,是名副其實的“大塊頭”。回轉支承作為履帶式起重機連接車架與轉臺的核心部件,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同時承受著巨大軸向力與徑向力及傾覆力矩,嚴酷的使用工況對回轉支承的要求極高。
超重載、精密、安全是履帶式起重機中回轉支承所承擔的“職責”。軸研所技術人員經(jīng)過不懈努力,多次重復實驗,攻克了一系列技術壁壘,最終實現(xiàn)產品成功交付使用。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8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