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迎來收獲好“豐”景
早稻迎來收獲好“豐”景
夏日里風吹稻香,稻谷褪去青綠,一粒粒金黃稻谷壓彎了稻稈。隨著持續(xù)性降雨的到來,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的早稻也陸續(xù)進入成熟期,為確保顆粒歸倉,近日,群眾抓住晴好天氣搶收稻谷。?
記者在西盟縣勐梭鎮(zhèn)班母村小街傘組,看到村民正忙碌收割早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豐收景象。?
“手中有糧心不慌。這幾個月天氣變化大,時晴時雨,我們擔心地里的谷子,每天搶時間收割?!贝迕裨颊f。西盟縣勐梭鎮(zhèn)班母村小街傘組是一個拉祜族聚居的村民小組,水稻作為村民的傳統(tǒng)產業(yè),今年全組種植了150余畝。?
“我們組的產業(yè)主要是水稻、茶葉、甘蔗、玉米,還有一部分依靠就近務工,全組有49戶農戶種植水稻,每年種植水稻、旱稻兩季稻,有上萬元的收入?!蔽髅丝h勐梭鎮(zhèn)班母村小街傘組黨支部書記扎兒說。?
只見拉祜族婦女手中鐮刀揮舞,沿著稻稈橫割,一茬茬稻谷被收割、捆綁,放置于田壩,等待打粒。隨著“砰砰砰”的聲音傳來,拉祜男子圍站在“達斗”旁,手握一茬稻谷在“達斗”邊板上敲打,一粒粒谷粒從谷穗上打下來,蹦跳出夏日的生機和活力。?
“我家種了3畝多早稻,產量1000多斤,按市場價格,今年應該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村民扎思說。?
2023年西盟縣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萬畝,其中早稻689畝,目前陸續(xù)進入了成熟期,農戶們正抓緊時間收割。?
“今年我們除了做好農業(yè)技術性保險、擴大晚秋作物等保障措施之外,還要做好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強化各項增產使用技術推廣,提高科技服務水平,落實科技人員‘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的一線工作法,以保障夏糧生產和豐收?!蔽髅丝h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娜漢說。?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19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