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花生“出土”不再難
讓花生“出土”不再難
花生是我國傳統的油料作物,與大豆、油菜共同構成我國三大主要食用油源。在當前國內大豆產業(yè)逐漸滑坡、油菜籽進口量激增的大背景下,花生產業(yè)能否持續(xù)發(fā)展不僅關系我國的出口創(chuàng)匯能力,更直接影響到我國油料的戰(zhàn)略安全問題。
專家認為,花生生產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花生機械的研發(fā)和投入歷史欠賬太多,我們必須快馬加鞭,迎頭趕上。
9月中下旬,走在被譽為“中國花生之鄉(xiāng)”的山東省莒南縣的鄉(xiāng)鎮(zhèn)道路上,隨處可見兩三農戶為一組,頂著烈日、戴著草帽,坐在傾斜擺放的紗網前,不停前后揮動著手臂,身旁一排排整齊的蔓條“躺”在田間。
“只有這樣使勁摔打,才能把花生打下來?!睅孜晦r戶一邊與記者攀談,一邊揮舞著手中的花生蔓,“這可不比種小麥、玉米,費勁得很。
即便是機器收完花生,我們也要在地頭連花生帶蔓條曬一段時間才能進行果、蔓分離,然后再將花生帶殼曬四五天才能裝袋銷售?!?/p>
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我國花生機械化的現狀和難點。
農民想種愁收 缺乏機械支撐
“2012到2013年度我國食用油人均年消費量為22.5公斤,按2020年人均年植物油需求量為25公斤測算,需求總量將達到3525萬噸。巨大的社會需求為花生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山東省農科院院長萬書波說。
莒南縣花生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0萬畝左右,總產1.25億公斤,居全國第二位,單產居全國第一位。花生為本地及周邊農戶帶來了十分可觀的收益,但說起種植花生的苦與累,也讓老百姓一籌莫展。
“種花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我們都不敢承包太多地種植花生,實在是太累,尤其是收獲花生的時候需要一直蹲在地里,拿著鐮刀不停割,最后還要將花生一顆顆摘下來,站得太久起來都頭暈眼花?!?/p>
鄰近的臨沂市板泉鎮(zhèn)源子涯村村民林凡班回想起以前的日子直皺眉頭,“我從2003年就想買臺花生收獲機,現在終于實現了愿望,效率明顯提升了?!?/p>
“俺瞅著花生收獲機怪好,起出來的花生干凈、不掉、不破;手扶式的收獲機也怪好,才2000多塊錢,買個這樣俺家里也夠用。”在近日舉辦的全國“三秋”農機化技術示范暨花生生產機械化培訓班觀摩會現場,莒南縣相溝鎮(zhèn)新相溝村村民姜樹芬告訴記者,她家種了5畝多花生,每年靠全家5口人收花生5天才能收完,這次一大早她便趕來,就是為了挑臺好機械。
談到種花生,姜樹芬說得實在,“這幾年花生效益不錯,好年份一畝地能掙兩千多塊??墒牵N花生最大的問題就是費工,特別是收的時候,得從地里拔出來,再拾落果,拉回家去還得摔打出來,然后才是晾曬?,F在工錢這么貴,要是雇人就不劃算了,因此想多種也種不了?!?/p>
“花生種植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尤其在播種和收獲環(huán)節(jié),需要大量勞動力。我國作為世界花生生產大國,在國際市場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價格低廉。
然而,隨著我國人力成本不斷攀升,這樣的優(yōu)勢正在漸漸減弱?!眹夜嫘孕袠I(yè)(農業(yè))科研專項首席專家、青島農業(yè)大學教授尚書旗坦言,要想改變這一難題,必須從規(guī)模化種植和機械化作業(yè)兩個方面著手,將農機農藝相結合,提高花生機械化作業(yè)效率。
分段收獲仍費工 聯合收獲待突破
花生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作物,而且種仁較大,播種和收獲的機械化難度遠高于小麥、玉米等作物?!盎ㄉa主要包括耕整地、種植、田間管理、收獲及產后加工處理等環(huán)節(jié)。
其中耕整地、田間管理機械多為通用機具,已相對成熟,播種覆膜等機械正在不斷完善,但收獲、摘果等收獲機械品種少,性能和質量還不能滿足要求。”萬書波說道。國家花生產業(yè)技術體系機械研究室主任胡志超研究員認為,目前我國花生生產機械化尚處于發(fā)展初期,對相關機械總體需求迫切,但因為歷史欠賬較多,與發(fā)達國家差距較大。
“花生收益比玉米高,年景好的時候畝產可以達到1000斤左右,脫殼后收購價為每斤4—5元。所以,對我們來說,每顆花生都很重要?!绷址舶嗾f??蓪τ谵r戶來講,要想將花生完好無損地收獲并非易事。
一邊是可節(jié)省大量勞動力的聯合收獲機,另一邊是收獲效果較好的分段式收獲,農戶應如何選擇?國家花生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禹山林說:“農民可以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收獲方式。當面積相對合適,作業(yè)條件具備時,聯合收獲省工省時。
而根據花生的特殊性,分段收獲后植株放在地里6-7天,有利于花生莢果干燥,可使花生莢果含水量從剛收獲的30%左右,降至15%左右,并且杜絕發(fā)生黃曲霉毒素污染。同時,在曬晾過程中植株的光和產物還能向莢果中運輸分配,增加產量。”
“目前,歐美發(fā)達國家收獲花生等土下果實大多采用隨行限深挖掘技術,實現了自動壓限深挖掘,保障了挖掘作業(yè)環(huán)節(jié)順暢和人性化操作?!焙境赋觯斍拔覈料鹿麑嵤斋@限深挖掘技術措施較為粗放落后,已成為制約土下果實機械化收獲作業(yè)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亟待研究和攻克。
他坦言,在花生主產區(qū)仍然是以人力和半機械化分段收獲并存,南方產區(qū)還主要以人工為主。盡管挖掘機、花生收獲機、摘果機等作業(yè)機具已在部分花生主產區(qū)獲得應用,但能夠一次完成挖掘、清土、摘果、果雜分離、果實收集和秧蔓處理等花生收獲作業(yè)全部工序的聯合收獲機,還處在研制改進試銷階段,實際應用較少。
另外,在收獲過程中我們發(fā)現,與花生蔓條緊密纏繞的還有另一種物質——殘膜。“地膜覆蓋不僅能都起到保墑的作用,還能早收20多天,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增產?!鼻鄭u市農機局監(jiān)管處處長華正遠說。
但讓萬書波擔心的是,由于種植制度變化、氣候條件變化、新品種生育期短,加上當前地膜覆蓋,直接導致“早種早收”,容易趕上雨季,發(fā)生霉捂、爛果現象,后期良好天氣的光熱資源得不到利用?!盎ㄉ麠l對于農戶而言也是很好的資源,可作為飼料提供給商家,但由于殘膜問題難以解決,資源無法很好利用?!鄙袝煺f。
加大政策扶持 讓農戶用得起
復收式花生聯合收獲機、花生撿拾聯合收獲機、氣吸精量花生鋪膜播種機、液壓條鏵犁、圓盤缺口滅茬耙等眾多新型農機集中亮相觀摩會。“你看,這些機器就是好,從種到收都幫咱們干了?!避炷峡h相溝鎮(zhèn)曾家官莊村村民孫秀芳轉念一想,“這些新機子有大有小,俺觀察著,這些大機械收獲效果更好,但是太貴了,咱一家一戶買不起。即便買上了,我們這里都是小地塊單家單戶的種植,也不好用?。“尺€是看好那幾款小機械,咱這里實用,就是不知道收獲質量是否有保障?”
莒南縣博豐家庭農場主龐立虎則道出了許多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難處?!霸垡幌路N幾百畝地,離開大型機械肯定不行。但是適合農場用的大型農機動輒十幾萬、幾十萬?!彼f,“農業(yè)機械化生產需要高投入,咱農民哪里投得起?”
山東省農機局局長高明飛介紹,為破解農戶想用用不起的難題,該省近年來著力探索了三條渠道。一是用足用好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引導農民踴躍購買物美價廉的新型農機;
二是拓寬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融資渠道,幫助其購買大型實用機械;
三是大力培育以農機合作社為代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推廣以訂單式、托管式為代表的新型機械化作業(yè)服務。
面對國內市場對花生生產的機械化技術整體需求較大,但現階段還多靠人工和簡單機械來完成的局面,尚書旗認為,應根據不同地區(qū)土壤性質、工作環(huán)境以及種植農藝,設計可調性大、適應性強的挖掘、輸送、除土、摘果和清選裝置,優(yōu)化機器結構;不斷改進制造工藝,提高技術水平,提高花生收獲機械的應用范圍和通用性。
“應加大花生收獲設備研發(fā)、制造及購置的政策與資金扶持力度。由于花生收獲機械,尤其是花生聯合收獲機結構復雜、制造難度大、成本高,因此售價也相對高。
針對目前農村經濟條件,建議各級政府對農民購機、用機給予財政補貼和貸款支持,充分發(fā)揮政府購機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最大限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引導農民走上花生收獲機械化乃至全程機械化道路?!庇砩搅直硎?。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24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