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激情四射在线播放视频网站|2020亚洲国产精品无码|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网|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三区

我們開學啦(我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最新農機信息:我們開學啦(我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農機新產品,二手農機,農機補貼目錄,農機價格查詢,農機報價大全,更多農機資訊請查看:農機資訊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今天給各位分享我們開學啦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我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1、我們開學啦

2、我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3、我們拿什么來保護東北黑土地,怎樣保護?

我們開學啦

我們開學啦 0.3313185280.4986047030.4465118910.0298779490.7996654580.7870746170.4380640690.3200618330.4986183280.0110244960.7870778490.9290682630.7996631450.8572147820.0763630520.5320063830.4986011940.7870779390.302639630.3876741440.3252496750.6211309640.0763798550.6939866890.5666077680.8120426140.0110345040.4380624830.1442501840.8204268490.1136199860.032845160.1442446040.2512485060.1736125840.0038056830.0298905990.5665921770.7996648470.6972332690.7996757610.0038021890.4417844560.8204321620.4417878240.2956978430.2957099240.387692870.4417879750.0763831730.0328469250.6972327480.3026208930.9290584420.6211245360.8396514150.5319944620.5768914580.4465264830.3848450110.6551961170.38767230.1136424180.4174396410.6552003360.6972118220.8801991360.0037845320.4268199770.7862022770.3026338030.4174430820.1736005980.441799110.7805861170.9290553070.0110437910.8802174660.8396447260.7805971930.8063083210.0038093160.4380746620.7870721160.3876890740.3200497490.0038119390.5666142160.566617310.7870677960.5320047810.8120589440.7996640220.621140750.8120668270.0110437630.3223819910.1735858470.5768755850.0110191210.6972074190.1442277940.8063221090.4465097750.3026301710.4380552440.9290535780.4851182590.4986233730.4380509040.9290496490.4465214130.3200487610.8063053620.880192960.2512458230.8120643430.8802138870.387672201

我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產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從中原糧倉到皖北平原,從齊魯大地到洞庭湖畔,廣大農民臉上掛著豐收的喜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薄皩ξ覀冞@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yè)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p>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提出了國家糧食安全新戰(zhàn)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截至2020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七連豐”,連續(xù)6年站穩(wěn)1.3萬億斤臺階。廣大農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揮灑汗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支撐。

從靠天吃飯到高產穩(wěn)產,農業(yè)生產邁向現代化

從“面朝黃土”到農機滿地跑,從“望天收”到旱澇保收,我國農業(yè)生產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革,推動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大國糧倉根基牢固。

——藏糧于地,高產穩(wěn)產有底氣。

在河南省??h3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范區(qū),土地連片,渠路相通,農田信息監(jiān)測系統(tǒng)隨時監(jiān)測農田墑情變化。

“過去‘望天收’,如今有了高標準農田,旱能澆、澇能排,還有高科技帶動,高產穩(wěn)產十拿九穩(wěn)?!备登f村種糧大戶付太華流轉的500畝地位于示范區(qū)核心區(qū)域,他對糧食豐產底氣十足。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一項項著眼于穩(wěn)住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的政策舉措接連出臺,確保藏糧于地。

“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幅提升了土地綜合生產能力,項目區(qū)普遍實現了‘一季千斤、兩季噸糧’?!敝袊r科院農經所研究員王秀東介紹。目前全國已建成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8億畝,到2022年將增加到10億畝,能穩(wěn)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產能。

——藏糧于技,農民挑起“金扁擔”。

糧食生產出路在科技?!罢媸墙穹俏舯?!我種了340畝麥子,過去人工收麥,一把鐮刀兩條腿,雇20個人還得收半個月,花費6萬多元。今年請了6臺機子,沒兩天就收完了,還省了4萬多元?!焙笔楆柺袇堑赕?zhèn)肖灣村“老把式”羅明軍不禁感慨。

“農機化推動生產效率變革,我國農業(yè)生產方式實現了從人力畜力為主到機械作業(yè)為主的歷史性跨越?!鞭r業(yè)農村部農機化司副司長王甲云介紹,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達到71%。

以農機化為代表,我國增加科技投入,強化科技推廣,加大科技培訓,農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藏糧于技加速成為現實。

——中國糧用“中國種”,種業(yè)“芯片”越擦越亮。

種子是糧食安全的命脈。我國建立了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等高效育種技術體系,目前水稻、小麥、大豆全部為自主品種,玉米自主品種占90%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

良田、良法、良種有機結合,生產方式現代化為糧食生產注入源源動力。我國糧食產量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264億斤,增長到2020年的13390億斤,平均畝產也由1949年的68.6公斤,提高到2020年的382公斤,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47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保質量、保長遠,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供給體系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田間地頭高質量發(fā)展成色越來越足。

——產業(yè)結構向優(yōu)。

“強筋麥做面包,中筋麥做饅頭,弱筋麥做餅干,如今種麥要抬頭看市場,根據需求下訂單?!鄙綎|省沂南縣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秀玲,帶動近3000家農戶種植優(yōu)質專用小麥,每斤收購價比普通小麥高0.1元。

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正在噴撒有機肥的大豆田,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qū)嘉興現代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蓋永峰欣喜萬分,“目前來看,畝產最少能達到400斤?!焙献魃鐚嵭杏衩状蠖馆喿?,大豆種植面積從2012年的2000畝增加到今年的1.1萬畝,畝產有望增加100斤以上。

調品種、優(yōu)結構,與需求變化同頻共振,田野里做起加減法。今年,全國優(yōu)質專用小麥面積占比37.3%,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按照“穩(wěn)糧優(yōu)經擴飼”的思路,近年來,我國穩(wěn)定東北優(yōu)勢區(qū)玉米生產,增加大豆種植面積5000多萬畝,糧棉油糖產業(yè)集中度不斷提高。

——發(fā)展方式向綠。

稻鴨共生、生態(tài)種養(yǎng),既減少了蟲害,節(jié)省了農藥化肥成本,又提高了水稻品質,還多了份養(yǎng)鴨收入?!斑@些年,我看得越來越明白,種糧還得拼綠色、比質量!”湖南省益陽市興農糧食產銷合作社負責人劉進良說,以前種糧拼面積、比產量,費力還不怎么掙錢,近年來他轉型發(fā)展,5個稻米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價格比普通稻米高40%以上。

肥藥減下來,質量提上去,綠色發(fā)展成為田間生產主旋律。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魏啟文介紹,各地持續(xù)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全程綠色防控等綠色生態(tài)技術,持續(xù)推進農藥化肥減量。統(tǒng)計數字顯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jiān)測合格率連續(xù)6年保持在97%以上,累計創(chuàng)建認定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5.5萬個,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

——產業(yè)形態(tài)向新。

走進黑龍江省巴彥縣西集鎮(zhèn)名溪農民專業(yè)種植合作社的玉米加工車間,工人們正緊張作業(yè)?!拔覀兊挠袡C甜糯玉米在網上賣得可火了!去年合作社生產了4500萬棒,90%都通過網上銷售?!焙献魃缋硎麻L王德鋒自豪地介紹,打造玉米產加銷一條龍產業(yè),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種植了3萬畝甜糯玉米,車間日常用工120人。

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yè)年營業(yè)收入超過23.2萬億元,2020年全國休閑農業(yè)營業(yè)收入超過6000億元。

保質量、保長遠,我國糧食生產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愈加明顯,從“舊動能”向“新動能”的轉換日益加速,從“積累量”向“提升質”的跨越漸入佳境,糧食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日益提高。

延長產業(yè)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農民腰包越來越鼓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隨著傳統(tǒng)農業(yè)加快向現代農業(yè)轉變,農民從單打獨斗到抱團致富,糧食從單一生產到產加銷一體化,延長產業(yè)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農業(yè)越來越有奔頭,農民腰包越來越鼓。

——延長產業(yè)鏈,多渠道鼓起農民腰包。

“春種水稻千斤糧,秋栽蘑菇萬元錢”,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射埠鎮(zhèn)科協(xié)主席鄧述東帶著農民種植富硒稻、再生稻,秋收后利用秸稈栽蘑菇,形成了集水稻和蘑菇種植、加工、銷售、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產業(yè)鏈,全市1500多戶農民搭上了這趟“致富快車”。“去年我家種了70畝水稻,秋收后栽蘑菇加工成蘑菇干片銷售,收入18萬元,我家脫了貧,兒子也脫了單!”射埠鎮(zhèn)百水村村民賀光榮高興地說。

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產業(yè)鏈延長一段,農產品附加值提升一截,農民多一份收入。農產品加工業(yè)吸納全國3000多萬人就業(yè),輻射帶動1億多農戶增收。

——提升價值鏈,讓好糧賣上好價錢。

“過去1斤小米賣五六塊錢,現在賣到20塊,黃谷子成了‘金谷子’!”山西省陽曲縣北社村農民張立新嘗到了品牌化帶來的甜頭。通過施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機質,人工拔草不打農藥,“陽曲小米”獲地理標志產品,被授予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品牌建設帶來實效,陽曲縣農民年人均增收近千元,不少農民靠種小米開上了小汽車。

深入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大批區(qū)域公共品牌叫響市場。目前,我國鄉(xiāng)村特色產業(yè)品牌達10萬余個,品牌強農、富農之路越走越寬。

——完善利益鏈,讓農民增收更穩(wěn)定。

走在貴州省岑鞏縣龍江河畔,雜交水稻制種田里一片青蔥?!案堫^走,掙錢不用愁。公司技術員全程跟蹤指導,每畝2000塊錢保底收購,還給買了產業(yè)保險,去年我種了142畝,純收入4萬多元,今年我又擴種了80畝!”龍?zhí)镦?zhèn)總院村村民朱立興奮地說。在“黨支部+龍頭企業(yè)+合作社+制種大戶”模式帶動下,今年岑鞏縣發(fā)展雜交水稻制種3.22萬畝,帶動8000余戶農民穩(wěn)定增收。

目前,全國縣級以上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約9萬家,農民合作社超過240萬家,農業(yè)社會化服務組織超過90萬個。一家家新型經營主體形成糧食產業(yè)“新雁陣”,通過契約式、分紅式、股權式等緊密的利益聯結模式,帶領農民持續(xù)穩(wěn)定增收。其中,龍頭企業(yè)帶動1.25億農戶融入現代農業(yè)產業(yè)。

猗猗嘉禾,今盈我倉。糧豐農穩(wěn),盛世和安。站上全面小康新起點,闊步走在農業(yè)現代化的大道上,我們完全有能力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贏得更大的主動。

?

我們拿什么來保護東北黑土地,怎樣保護?

我們拿什么來保護東北黑土地,怎樣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7月22日來到地處松遼平原腹地的梨樹縣,在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qū)地塊,聽取吉林省和梨樹縣農業(yè)發(fā)展和機械化、規(guī)?;N植情況匯報,習近平說:“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今年夏糧豐收大局已定,秋糧要爭取有好的收成。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yè)發(fā)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yè)發(fā)展道路上創(chuàng)造更多經驗?!?nbsp;

一、多年來,東北黑土地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東北地區(qū)的黑土地,已經存在了上萬年,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區(qū)之一。初墾時,東北黑土地腐殖質層深厚,可謂“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fā)芽”,多年來為中國貢獻了大量的商品糧。

然而,經過多年的過度利用,掠奪式開發(fā),加上風雨的侵蝕,化肥的大量施用,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得這塊肥沃的黑土地黑土層變薄變瘦,由原來的70-80厘米甚至1米,到目前只有30-40厘米,而且地力變得越來越差。而且現有黑土層有機質含量大幅減少,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黑土結構退化。因此,亟需對黑土地的有效保護。

2020年4月3日,吉林白城發(fā)生沙塵暴

二、黑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東北黑土地的退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年來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分析黑土地產生退化的原因,是要找出防止退化和培肥地力的辦法。

1、風雨等自然侵蝕

多年來的耕作方式,使得黑土地的土壤長時間祼露,一方面冬春的大風,會對土壤造成風蝕,不但使得水土流失,還會引發(fā)沙塵暴,特別是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區(qū),這一現象更加嚴重。另一方面夏秋季的雨水,會對地表形成沖刷,不但造成水土流失,還會將土壤中的養(yǎng)分沖入河流湖泊,造成這些水域的污染,特別是在東部濕潤區(qū),這一情況更加明顯。據黑龍江省水保所的定位觀測表明,坡耕地年土壤流失厚度0.6-1.0厘米。

2、耕作方式不科學

我們多年來采用的耕作方式不科學不合理,是造成黑土地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是連年翻耕,造成土壤祼露而遭風雨侵蝕。傳統(tǒng)的翻耕作業(yè),是通過對土壤的翻耕、旋耕、起壟、播種、鎮(zhèn)壓,作物長出來后,經過施肥、田間管理,最后收獲完成種植過程。這就使得黑土地的土壤,冬春季更加容易被風蝕,夏秋季容易被雨水沖刷造成水蝕。風蝕和水蝕使土壤退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土壤中的腐殖質快速大量減少。這是因為土壤中的腐殖質是輕飄物質,很容易被風刮走和被雨水沖走。

二是秸稈焚燒使得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逐年減少。多年來,東北黑土地采用傳統(tǒng)的精耕細作模式,秸稈采用焚燒的處理方式,使得土壤層中的有機質含量逐年減少,地力下降。

三是耕層比較淺。多年來多數地區(qū)使用的是小功率的拖拉機帶小型農具作業(yè),耕層比較淺,犁底層上抬,一般耕作深度只有15厘米左右。這樣的耕作深度,使得作物根系扎不深,更加容易造成風蝕和水蝕。同時,過淺的耕作深度,對于蓄水保墑和蓄肥蓄熱等,都是不利的,持續(xù)這樣淺耕,就會使得黑土地持續(xù)退化,地力不斷下降。

四是小型農機多次進地作業(yè),會使得土壤很容易被壓實。過去,由于使用小型農機作業(yè),耕地、整地、播種、施肥和鎮(zhèn)壓等,有時需要農機多次進地才能完成,這就使得土壤被壓實,破壞了土壤的土、水和氣的正常三相比,造成土壤板結退化,地力下降。

五是過度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性狀改變和板結。在黑土地大量施用單元素化肥,其養(yǎng)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氮、磷、鉀等一些化學物質易被土壤固結,形成各種化學鹽分,在土壤中積累,造成土壤養(yǎng)分結構失調,物理性狀變差板結等。

三、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保護東北黑土地

從上述分析我們知道,東北黑土地退化主要是風蝕水蝕和不科學耕作而造成的,最終結果是水土流失,腐殖質減少,土壤性狀變差,地力下降。與此相對應,我們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改善土壤性狀,培肥地力。

1、變翻耕為免耕

傳統(tǒng)的翻耕作業(yè)會造成土壤祼露,容易因風雨侵蝕形成水土流失。那我們就不耕或者少耕,盡量減少對土壤的擾動,自然就會減少水土流失。并且土壤中的腐殖質暴露在空氣中,就會形成輕飄物,更容易被風吹走或者被雨水沖走,造成土壤中的腐殖質快速減少,地力迅速下降。免耕或少耕的保護性耕作,不但節(jié)省了農機作業(yè)費用,還可以減少農機進地次數,減少農機對土壤的壓實。

2、秸稈還田

針對東北黑土地各個不同的自然條件的區(qū)域,采取秸稈履蓋還田、秸稈粉碎還田、秸稈漚肥還田和秸稈過腹還田等方式,讓田間的秸稈再回到田間,一方面使得過去廢棄的秸稈得到了利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增加了土壤的腐殖質含量,是保護黑土地培肥地力非常好的方法。

3、必要時深耕深松,推廣聯合作業(yè)和復式作業(yè)

合理的深耕和深松作業(yè),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墑,有利于秸稈粉碎還田,以及蓄肥培肥地力。因此,在濕潤區(qū)應該推廣深耕和深松作業(yè);在其他地區(qū),也應該根據氣候情況和土壤墑情,間隔幾年就應該適當采取深耕和深松作業(yè)。

需要指出的是,深耕和深松作業(yè),一般深度應該達到35厘米以上,最好在40-50厘米。這就需要配套200馬力以上的重型拖拉機才能做到,有了這樣的重型拖拉機,就可以配套聯合整地機等復式作業(yè)機具,以減少農機進地次數,達到減輕土壤壓實的效果。

4、減少化肥施用量,多施用有機肥

為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必須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因此,要提倡作物秸稈過腹還田,至少也要將秸稈漚制還田。

5、推廣節(jié)水灌溉

實際上,灌溉對保護黑土地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灌溉可以使土壤濕潤,減輕土壤的風蝕作用;其次,灌溉可以使還田的秸稈更容易腐化。因此,節(jié)水灌溉也是保護黑土地的重要措施。

6、其他工程和農藝措施

其他工程和農藝措施還有很多,例如興修水利,增加蓄水和灌溉設施;平整土地,減少雨水對黑土地土壤的沖刷流失;采用糧豆輪作,增加根瘤菌對土壤的修復作用等。

秸稈履蓋還田免耕播種的玉米長勢

四、保護性耕作的“梨樹模式”及其優(yōu)勢

大約在10年前,吉林省梨樹縣就開始試驗推廣以“秸稈履蓋還田免耕播種”為主的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

具體的耕作模式為:上一年的玉米茬地,在不翻耕的情況下,玉米根茬留在地里,玉米秸稈也留在地表面。用一種特殊的機器,在秸稈履蓋的地里將玉米種子播入土壤中,這就是保護性耕作的“梨樹模式”。

保護性耕作的“梨樹模式”具有以下優(yōu)勢:

1、有效地減少了風雨對土壤的侵蝕

由于地表履蓋了玉米秸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風刮走和雨水沖走的土壤量,保護土壤不被風雨侵蝕。

2、能夠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由于減少了風雨侵蝕,不但土壤保住了,土壤中的養(yǎng)分也減少了流失。特別是秸稈履蓋起到了蓄水保墑的作用,有效地抵御了東北特有的春旱現象,起到了抗旱保苗的作用。

3、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含量

秸稈履蓋還田以后,時間長了,秸稈就會腐爛,變成腐殖質成為有機肥料,培肥了地力。

4、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蚯蚓增多

由于秸稈履蓋還田的作用,使土壤地表形成了微生物和蚯蚓繁殖的有利環(huán)境,微生物更多了,蚯蚓也增多了。這就使得土壤的土、水、氣三相比,以及土壤團粒結構等性狀,變得更加適合莊稼生長。

5、提高了糧食產量

綜合以上“梨樹模式”的優(yōu)勢,不但保護了黑土地,而且有利于莊稼生長,從而使得所種植的玉米更加穩(wěn)產高產。按照梨樹縣農民的說法,秸稈履蓋還田免耕播種的“梨樹模式”,可以增產8%以上。

6、減少農機進地次數和作業(yè)量,還降低了成本

與傳統(tǒng)的耕作相比,“梨樹模式”減少了農機進地次數,減少了農機作業(yè)量,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傳統(tǒng)的耕作要對收過的玉米地進行整地滅茬、翻耕、起壟、播種、鎮(zhèn)壓等作業(yè),才能把玉米種上;而“梨樹模式”僅使用免耕播種機作業(yè)一次,就完成了玉米的種植過程。據測算,與傳統(tǒng)耕作相比,可以節(jié)省作業(yè)成本20%以上。

秸稈履蓋還田免耕播種的玉米長勢

五、保護性耕作主要機具——免耕播種機

保護性耕作機具主要是秸稈履蓋免耕播種機。下面,我們以德邦大為免耕播種機為例,來介紹這種機具的結構和性能特點。

德邦大為秸稈履蓋還田四行免耕精量播種機作業(yè)

1、免耕播種機結構組成

下圖為德邦大為免耕播種機的結構示意圖。

德邦大為免耕播種機結構示意圖

1.機架,2.種箱,3.精量播種裝置,4.肥箱,5.開溝施肥裝置,6.覆土鎮(zhèn)壓裝置,7.測速雷達,8.控制器,9.可調比例閥,10.液壓馬達,11.播種驅動軸

德邦大為免耕播種機單體結構圖

免耕播種機是由若干個播種機單體組成的,每行有一個播種機單體。

我們從德邦大為播種機單體圖可以看到,圖中從左往右依次排列著棘輪、施肥圓盤開溝器、播種圓盤開溝器及限深輪、鎮(zhèn)壓輪。

2、免耕播種機工作過程

播種機自右向左行進時,其工作過程如下:

首先由一對棘輪將地表的秸稈撥向兩邊,以防堵塞后面的開溝器。

緊接著,缺口圓盤施肥開溝器將未撥開的秸稈切斷,同時開出施肥溝,緊接著肥料由肥箱通過排肥器,經排肥管施入開出的施肥溝內。

接下來,播種圓盤開溝器在施肥溝的一側,開出播種溝,同時將施肥溝履蓋住。在投種點使用兩個限深輪控制播種深度,這個播種深度是可調的。同時,種子從種箱到精量排種器,被精確地一粒一粒,經輸種管等間距地排到種溝內。

最后,兩個鎮(zhèn)壓輪,將剛剛開溝器翻出來的新土履蓋在種溝上,并加以鎮(zhèn)壓。

到此,播種工作全部完成。

德邦大為秸稈履蓋六行免耕精量播種機作業(yè)

3、德邦大為免耕播種機簡介

北京德邦大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yè)從事現代農業(yè)生產全過程的系統(tǒng)集成商。特別是德邦大為的免耕播種機,在業(yè)內是很有名望,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首先,德邦大為免耕播種機近幾年銷售量遙遙領先,是市場占有率發(fā)展最快的播種機品牌。

其次,德邦大為免耕播種機不斷創(chuàng)新,去年在青島國際農機展上,發(fā)布了基于“云數據”的電動精量播種機,今年推向市場受到用戶普遍好評,成為我國疫情期間春播的最大亮點。

德邦大為的這款免耕精量播種機,還有一個遠程“云播種”監(jiān)控功能。就這一點,博樂市農機推廣站站長蔣貴菊介紹說,“就是我坐在辦公室里,就可以看到每一臺機具的作業(yè)面積、作業(yè)軌跡和作業(yè)質量?!?/span>

第三,今年以來,德邦大為頻繁出現在央視新聞和直播間。今年春播期間,無論是東北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省的免耕春播,還是西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等地的春播,中央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中,德邦大為的播種機頻頻亮相,業(yè)內人士都用“霸屏”來形容。今年7月18日,央視播出對話節(jié)目《保護黑土地》,德邦大為總工程師苗全作為嘉賓出席,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

今年7月18日,央視播出對話節(jié)目《保護黑土地》,德邦大為總工程師苗全(左一)作為嘉賓正在介紹免耕播種機的性能特點

今年,我國制定出臺了《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通過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的實施,在東北大面積地實施保護性耕作,達到藏糧于技,藏糧于地的目的。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在東北適宜區(qū)域內,要達到1.4億畝保護性耕作農田面積。今年的目標是在內蒙古東部四盟,以及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實施保護性耕作4000萬畝。

相信,德邦大為的免耕播種機,一定在保護黑土地的行動計劃中,做出突出貢獻,為黑土地保駕護航,為我國糧食安全貢獻更多力量!


標簽:土壤   播種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269282.html

大英县| 岱山县| 昌黎县| 公安县| 宁阳县| 石泉县| 江川县| 吉木萨尔县| 白朗县| 尼木县| 安平县| 长春市| 大同市| 寻甸| 牟定县| 新宾| 洪泽县| 嘉禾县| 炉霍县| 明星| 刚察县| 威远县| 上蔡县| 紫阳县| 铁岭县| 石狮市| 宾川县| 文登市| 曲麻莱县| 加查县| 龙陵县| 西盟| 宁蒗| 那坡县| 马公市| 三穗县| 绥棱县| 海淀区| 金昌市| 滨州市|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