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補貼政策:新時代成本工作與糧食安全專題研討會在四川樂山舉行
農機補貼政策
農產品成本調查工作在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和加快農業(yè)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如何進一步加大服務?在四川奮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實踐中如何發(fā)揮更大作用?1月11日,“新時代成本工作與糧食安全專題研討會”在四川樂山市舉行,著力就此展開研討并予以推動。本次研討會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聚焦成本工作與糧食安全,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
農機最新政策
府糧倉”,體現了農產品成本調查系統在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和創(chuàng)新作為。
研討會現場
農產品成本調查是新中國成立后開展最早、持續(xù)性最好的調查統計工作之一,自1953年以來已有70年,成為了解我國農業(yè)生產成本效益最主要、最權威的渠道。
四川是全國最早開展主要農產品成本調查工作的省份之一,也是開展此項工作最活躍、最具創(chuàng)新性的省份之一。每
農機信息網
年,四川組織開展糧食、油料、煙葉、蔬菜等25種主要農產品年度成本收益情況、農民種植意向、存售糧和農資購買情況,以及甜橙、柑桔、家魚、肉兔等11種特色農產品成本收益情況,并建立起蔬菜和豬肉等農產品流通環(huán)節(jié)成本收益調查制度,為穩(wěn)定蔬菜和豬肉市場價格發(fā)揮了積極作用。通過長期實踐,四川成本工作實現了“三個轉型”和“三項創(chuàng)新”,形成了“國家調查品種+省級調查品種+市州特色品種”“常規(guī)調查+應急調查”的工作體系,構建了21個市(州)71個調查縣、1100戶常規(guī)調查戶和152個專兼職農調工作者的成本調查網絡,把老百姓的田間地頭與黨和國家的決策案頭緊緊聯結在一起,在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和加快農業(yè)農村現代化等方面積極發(fā)揮職能作用。
新時代如何新作為?研討會邀請專家和全省乃至全國成本調查部門負責人一道,就新時代如何進一步創(chuàng)新開展成本工作建言獻策,就如何夯實糧食安全、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碰撞思想的火花。
會上,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專家指導組組長、四川農業(yè)大學教授楊文鈺,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和首席經濟學家、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湯繼強,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農科中心主任、四川省智慧農業(yè)科技協會執(zhí)行秘書長馮友軍,分別就《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廣成效、存在問題及解決途徑》《“天府糧倉”和中國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農產品成本工作擁抱數字時代》做主題演講。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艷玲
原文網址:http://www.farmer.com.cn/2023/01/11/99904919.html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4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