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移栽技術,適時播種、適時移栽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今天給各位分享水稻育苗移栽技術,適時播種、適時移栽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水稻育苗移栽技術,適時播種、適時移栽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1、水稻育苗時,底土是用泥漿的好,還是干土面比較好?為什么?1
水稻育苗時,底土是用泥漿的好,還是干土面比較好?為什么?1 ♂
水稻育苗時,底土是用泥漿的好,還是干土面比較好?為什么?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水稻育苗時,底土是用泥漿的好,還是干土面比較好?為什么?讓我來說一說。
一、目前水稻育苗主要采取棚式育苗, 具體分4種, 即小棚、開閉棚、簡易中棚和大棚, 棚內采取以下4種育苗方式:普通旱育苗、軟盤育苗、隔離層育苗和秧缽育苗, 無論采用那種形式育苗都需采用育苗專用藥肥混劑, 或者采用肥、酸、藥自行混制的營養(yǎng)土。水稻旱育苗技術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 但真正旱育苗技術的年代只有十幾年, 在這十幾年里, 人們也總結出不少的可貴實踐經驗。目前水稻旱育苗在管理上都采用適時早播、及時通風練苗和精耕細作等。但在床土配制上則采取了不同方式。
二、自行利用肥、酸、藥配制床土育苗這種方式是比較原始的, 是稻農通過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主要是通過無機肥混拌制成床土, 噴施硫酸水進行調酸, 噴施敵克松溶液進行消毒。但在育苗過程中, 往往由于稻農掌握不好尺度, 時有發(fā)生因硫酸濃度掌握不好出現酸害、施肥不均出現肥害、敵克松用量不準出現藥害等不良后果, 加之在育苗過程中用工多, 增加了成本。另外肥料利用率低, 床土消毒效果不好, 秧苗素質差, 一旦遇到氣候異常年份, 就會發(fā)生大面積病害, 損失不可估量。采取這種方式育苗的主要是比較偏遠地區(qū), 及科技意識不強、資金短缺的農戶。
三、用基質具有質地松軟、通透性好、無病原菌等特點,再配合配方嚴謹的專用肥,可培育出符合標準的壯苗,在根系的生長方面明顯優(yōu)于普通育苗。
四、所以底土用泥漿不利于水稻育苗。
水稻育苗移栽技術,適時播種、適時移栽 ♂
水稻育苗移栽技術,適時播種、適時移栽苗床管理:在苗床中施農家肥、復合肥或微肥,然后噴灑消毒液預防病害。
適時播種:在插秧前4周左右播種育苗。
適時移栽:根據大田規(guī)劃和土壤肥沃程度,合理調整移栽密度和數量。
栽后管理:觀察水稻生長情況,及時做好定植、除草、追肥、澆水等工作。
一、苗床管理
1、苗床準備
(1)為了提升土壤肥力,需要在苗床中施足肥,如:農家肥、復合肥、微肥。
(2)在苗床中噴灑消毒液,能夠有效預防立枯病、綿腐病等病害。
2、選擇高產、分蘗率高、抗病性強的雜交水稻作為種子。
3、在播種前,把種子浸泡進行消毒催芽工作,將露白的種子放在常溫下12小時左右即可播種。
二、適時播種
1、播種育苗時間:在插秧前4周左右。
2、播種時,將幼苗的根部壓入土壤中即可。
3、搭建架棚
(1)每隔60cm左右插入1個弓條,其中距離在35cm左右。
(2)將土固定弓條后,簡易大棚搭建完成。
4、為了提升幼苗的生長能力,需要將大棚溫度控制在31℃左右。
三、適時移栽
1、移栽密度:根據大田的規(guī)劃合理調整密度。
2、移載數量:按照土壤肥沃程度控制數量。
3、移載前,需要在土壤2cm左右的地方做啟秧工作。
4、移載時,插秧深度不能超過2cm。
5、移載后,秧苗沒有返青期,在1-2周左右即可成熟。
四、栽后管理
1、定植時:周期約7天左右,需要施適量的分蘗肥。
2、觀察田間雜草生長情況,合理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工作。
3、根據水稻的生長情況,及時調整追肥和澆水的方法,其中肥料選擇穗肥、粒肥等。
水稻育苗要點有哪些,附其需肥規(guī)律 ♂
水稻育苗要點有哪些,附其需肥規(guī)律水稻育苗要點:首先選地做床,苗床需要固定在一個地方,選擇地勢高、土質肥沃、向陽的旱田地;再床土處理,為了培肥床土滿足苗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需要每平方米施用優(yōu)質篩選有機肥料10公斤;再選種、浸種、催芽;最后進行播種。
水稻需肥規(guī)律:水稻的整個生育過程分成營養(yǎng)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其需肥規(guī)律不同。
一、水稻育苗要點
1、選地做床
苗床最好固定在一個地方。選擇地勢較高、土質肥沃、向陽的旱田地。追加有機肥料和草碳,以培育肥地力,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秋翻地,秋做床。
2、床土處理
為了培肥床土,滿足苗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最好每平方米施用優(yōu)質過篩有機肥料10公斤,能將有機肥和壯秧營養(yǎng)劑一起均勻地混拌到苗床中,深度10厘米左右。若床土偏堿性時,必須進行調酸。PH值最好調整到4.5~5.5,PH值最好不要超過6,否則容易發(fā)生立枯病。
3、選種、浸種及催芽
(1)選種:常用的方法是比重選,一般用50公斤的水加入10~12公斤的鹽或加入20公斤的黃泥。充分攪拌后,取出浮在上面的秕粒和半秕粒,選擇的種子用清水洗兩次后,用浸種劑進行浸種。
(2)浸種:水稻浸種時間與浸種保持的水溫高低有關,水溫為20℃,浸種約為4~5天,水溫為15℃,浸種約為5~6天,水溫為10℃,浸種約為7~8天。播種前一天,取出晾曬。
(3)催芽: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催芽器進行催芽,便于容易控制和掌握溫度。催出的芽最好是1~2毫米,不要太長,要整齊一致。沒有催芽器的農民在發(fā)芽時必須注意溫度的把握。合適的溫度是30~32℃,一天到兩天就可以了。不能超過40℃,防止高溫燒芽。
4、播種
播種時間:氣溫穩(wěn)定在5~6℃下播種。不同的移栽方式,播量也不同。
二、水稻需肥規(guī)律
1、水稻的整個生育過程分成營養(yǎng)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
(1)營養(yǎng)生長期主要以營養(yǎng)體根、莖、葉的生長為主,為生殖生長積累養(yǎng)分,本期以氮素的旺盛吸收和同化作用為主導,即以擴大型代謝為主,施肥目標是促進分蘗,形成壯苗,確保單位面積有足夠的穗數。
(2)生殖生長期主要是生殖器官的形成、長大、開花結實。此期是擴大型代謝逐漸減弱,貯藏型代謝逐漸增強到旺盛,即以碳素同化作用為主,施肥應以促穗大、粒多、粒飽為中心。這兩個時期是相互聯系的,只有在良好的營養(yǎng)成長的基礎上才能有良好的生殖成長。因而,掌握稻谷各生育階段的生長和營養(yǎng)特性及其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聯,隨后進行合理施肥,才可以獲得高產量。
2、根據水稻生育期的不同,氮、磷、鉀的吸收規(guī)律:分蘗期由于苗小,稻株同化面積小,干物質積累少,因此吸收養(yǎng)分數量也少。這一時期,氮的吸收率約占全生育期吸氮量的30%左右,磷的吸收率約為16%~18%,鉀的吸收率約為20%。
3、水稻幼穗分化到抽穗期,葉面積逐漸增大,干物質積累相應增多,是水稻一生中吸收養(yǎng)分數量最多和強度最大的時期。此期吸收氮、磷、鉀養(yǎng)分的百分比幾乎占水稻全生育期養(yǎng)分吸收總量的一半左右。水稻抽穗以后直至成熟,由于根系吸收能力減弱,吸收養(yǎng)分數量顯著減少,N的吸收率為16%~19%,P2O5吸收率為24%~36%,K2O吸收率為16%~27%。
水稻胡麻葉斑病怎么防治,深耕改土可增強稻株的抗病性 ♂
水稻胡麻葉斑病怎么防治,深耕改土可增強稻株的抗病性科學管理:肥水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鉀肥的搭配施用。
深耕改土:深耕能促使根系發(fā)育良好,提高抗病性。
種子消毒:用適量百分比的抗菌素“402”、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多·福粉、咪鮮胺乳油、苯噻硫氰乳油等浸種消毒。
化學防治:畝用適量百分比的多·硫膠懸劑、異稻瘟凈乳油、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苯噻硫氰乳油兌適量的水噴霧防治。
一、水稻胡麻葉斑病怎么防治
1、科學管理
肥水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鉀肥的搭配施用。無論秧田或大田,當稻株因缺氮發(fā)黃而開始發(fā)病時,應及時施用硫酸銨、人糞尿等速效性肥料;如缺鉀而發(fā)病,應及時排水增施鉀肥。在管水方面以實行淺水勤灌為好,既要防止長期淹灌所造成的土壤通氣不良,又要避免缺水受旱。
2、深耕改土
深耕能促使根系發(fā)育良好,增強稻株吸水吸肥能力,提高抗病性。砂質土應增施有機肥,用腐熟堆肥作基肥;對酸性土壤要注意排水,并施用適量石灰,以促進有機肥物質的正常分解,改變土壤酸度。
3、種子消毒
(1)用70%抗菌素“402”2000倍液浸種48小時,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多·福粉500倍液,浸種48小時,浸后撈出催芽、播種。
(2)用25%咪鮮胺乳油2000倍液連續(xù)浸72小時后撈起,不淘洗,不催芽(肥床旱育秧),晾干后直接播種。
(3)用30%苯噻硫氰乳油1000倍液浸種6小時,浸種時常攪拌,撈出再用清水浸種,然后催芽、播種。浸種期間不要將浸種容器置陽光下暴曬。
(4)稻種在消毒處理前,先曬1~2天,這樣可促進種子發(fā)芽和病菌萌動,以利于殺菌,后通過風、篩、簸、泥水、鹽水選種,然后消毒。
4、化學防治
(1)畝用40%多·硫膠懸劑200克,對水50升,在秧田出現發(fā)病株和大田發(fā)現病斑時即噴藥防治。
(2)畝用40%異稻瘟凈乳油150~200毫升,對水50~60升,在發(fā)病初期噴霧防治。
(3)畝用6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克,對水50升,在發(fā)病初期噴霧防治。
(4)畝用30%苯噻硫氰乳油50毫升,對水60升,在發(fā)病初期噴霧防治。
二、水稻胡麻葉斑病的癥狀
1、水稻胡麻葉斑病,又稱水稻胡麻葉枯病,屬真菌病害,分布較廣,全國各稻區(qū)均有發(fā)生,以葉片病較普遍,種子發(fā)芽即可感病,芽鞘變褐,嚴重者不待鞘葉抽出,即枯死。
2、秧苗葉片和葉鞘上病斑多為芝麻粒大小的病斑,橢圓或近圓形,褐色。有時病斑擴展連片呈條形,病重時可造成成片枯死。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9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