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激情四射在线播放视频网站|2020亚洲国产精品无码|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网|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三区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網絡培訓班成功舉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對除草劑使用要求高在哪?)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最新農機信息: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網絡培訓班成功舉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對除草劑使用要求高在哪?),農機新產品,二手農機,農機補貼目錄,農機價格查詢,農機報價大全,更多農機資訊請查看:農機資訊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今天給各位分享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網絡培訓班成功舉辦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對除草劑使用要求高在哪?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1、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網絡培訓班成功舉辦

2、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對除草劑使用要求高在哪?

3、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廣調查:“闖關奪隘”第一年

4、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網絡培訓班成功舉辦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網絡培訓班成功舉辦

??? ?近日,在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機械化管理司指導下,由農業(yè)農村部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與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機械化總站聯(lián)合主辦、全國農機化教育培訓中心承辦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網絡培訓班成功舉辦。南京農機化所所長陳巧敏研究員云端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副所長、培訓中心主任曹光喬研究員,科技管理處副處長、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萌副研究員分別主持培訓班授課。?

????培訓班邀請了來自農業(yè)機械化主管部門、推廣機構、科研院所、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等方面的8位專家,就復合種植農機農藝融合實踐、機具保障要求、專用播種機新產品補貼政策、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作業(yè)銜接、配套機具選用與改造等主題作了專題報告。
????培訓報告涵蓋了政策解讀、種植技術、配套機具、種植經驗等多方面內容,來自河北、山西、內蒙古等16個?。ㄊ小⒆灾螀^(qū))731個縣的農機技術推廣人員、農機手、種植大戶共2.3萬名學員參加了為期1天的培訓。學員們紛紛表示授課老師的講解權威專業(yè)、豐富全面、針對性強,聽完后受益匪淺,對品種農藝要求有了深入的理解,對農機具選擇使用有了清晰的認識,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配套農機裝備推廣應用滿懷信心。
????此次培訓班的舉辦,為加快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技術落地落實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全國農機化教育培訓中心將繼續(xù)圍繞農業(yè)農村部及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春耕備耕有關要求,結合各地各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熱點、難點問題,以推廣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為主要內容,舉辦相關公益性科普性網絡培訓,積極為保障糧食安全、夯實農業(yè)豐產豐收提供科技支撐貢獻力量!

mmexport1648782975844 - 副本_副本.jpg

mmexport1648782978299_副本.jpg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對除草劑使用要求高在哪?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對除草劑使用要求高在哪?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對除草劑品種選擇、施用時間、施藥方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為科學規(guī)范帶狀復合種植除草技術應用,提高防除效果,請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除草劑使用指導意見》。

防控策略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雜草防除堅持綜合防治原則,充分發(fā)揮翻耕旋耕除草、地膜覆蓋除草等農業(yè)、物理措施的作用,降低田間雜草發(fā)生基數,減輕化學除草壓力。使用除草劑堅持“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為主、苗后莖葉噴施處理為輔”的施用策略,根據不同區(qū)域特點、不同種植模式,既要考慮當茬大豆、玉米生長安全,又要考慮下茬作物和來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輪作倒茬安全,科學合理選用除草劑品種和施用方式。

因地制宜。各地要根據播種時期、種植模式、雜草種類等制定雜草防治技術方案,因地制宜科學選用適宜的除草劑品種和使用劑量,開展分類精準指導。

治早治小。應優(yōu)先選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除草方式,減輕苗后除草壓力。苗后除草重點抓住出苗期和幼苗期,此時雜草與作物開始競爭,也是雜草最敏感脆弱的階段,除草效果好。

安全高效。雜草防控使用的除草劑品種要確保高效低毒低殘留,對環(huán)境友好,確保本茬大豆、玉米及周邊作物的生長安全,同時對下茬作物不會造成影響。

注意事項

1、優(yōu)先選用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滅草松、精異丙甲草胺、異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靈等7種同時登記在玉米和大豆上的除草劑。土壤有機質含量在3%以下時,選擇除草劑登記劑量低量;土壤有機質含量在3%以上時,選擇除草劑登記劑量高量。噴施除草劑時,應保證噴灑均勻,干旱時土壤處理每畝用水量在40升以上。

2、在選擇莖葉處理除草劑時,要注意選用對臨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劑品種。精喹禾靈、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和烯草酮等藥劑飄移易導致玉米藥害;氯氟吡氧乙酸和二氯吡啶酸等藥劑飄移易導致大豆藥害,莠去津、煙嘧磺隆易導致大豆、小麥、油菜殘留藥害,氟磺胺草醚對下茬玉米不安全。

3、如果發(fā)生除草劑藥害,可在作物葉面及時噴施吲哚丁酸、蕓苔素內酯、赤霉酸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害。同時,應加強水肥管理,促根壯苗,增強抗逆性,促進作物快速恢復生長。

4、使用噴桿噴霧機定向噴霧時,應加裝保護罩,防止除草劑飄移到臨近作物,同時應注意除草劑不徑流到臨近其他作物。噴霧器械使用前應徹底清洗,以防殘存藥劑導致作物藥害。

5、噴灑除草劑時,要注意天氣變化。選擇晴天無風且最低氣溫不低于4℃時用藥,噴藥時間選擇上午10點前和下午4點后最佳,夏季高溫季節(jié)中午不能噴藥。陰雨天、大風天禁止用藥,以防藥效降低及霧滴飄移產生藥害。(農技)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廣調查:“闖關奪隘”第一年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廣調查:“闖關奪隘”第一年

“大豆搖鈴千里金”。10月以來,從西南丘陵、黃淮海平原到東北黑土地,我國多地推廣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陸續(xù)進入收獲季。行列整齊的玉米、錯落有致的大豆“同臺亮相”,合奏豐收曲?!耙坏貎墒铡背闪私袂锾镆吧蟿e樣的風景。

在山東禹城市房寺鎮(zhèn)的田間,一臺大豆收割機在兩行玉米間穿行?!敖K于豐收了,我們是兩個品種一起播下去的!”禹城市房寺鎮(zhèn)鄉(xiāng)邦合作社(簡稱鄉(xiāng)邦合作社)理事長劉厚志看著收割機源源不斷“吐”出大豆,難掩欣喜。

“玉米帶大豆,十年九不漏”的農諺所言不虛,玉米套種大豆,高低作物搭配,相得益彰,不但利于各自的豐產增產,還能整體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傳統(tǒng)間套種技術基礎上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來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簡稱復合種植),改單一作物種植為高低作物搭配間作,改等行種植為大小壟種植,通過近年來在四川、山東、河北等地的試驗示范推廣,被證明確實能夠充分發(fā)揮邊行優(yōu)勢,實現(xiàn)玉米產量基本不減、增收一季大豆。

在穩(wěn)糧擴豆的背景之下,復合種植推進是大豆玉米兼容發(fā)展、協(xié)調發(fā)展,乃至相向發(fā)展的重要路徑。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在西北、黃淮海、西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今年是復合種植大面積推廣的第一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補貼予以支持,在16個省份示范推廣1500多萬畝,引導各地集成創(chuàng)新適合本地特點的技術模式,總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從春到秋,這一個種植季下來,復合種植的效果怎樣?種植戶、農技人員進行了哪些探索,克服了哪些困難?這一過程中,又有哪些值得總結的經驗?記者對內蒙古、山東、河北、四川等地的復合種植情況進行了采訪。

品種關——

兩種作物不同科、不同屬,種植品種怎么搭?

大豆是雙子葉植物,玉米是單子葉植物,兩種作物不同科不同屬,其習性、生長方式不同,株高有差距,除草、化控、防病蟲技術要求都不一樣。因此,復合種植模式中對這兩種作物的品種有著特殊要求。

國家大豆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四川農業(yè)大學教授雍太文介紹,開展復合種植,玉米品種要求株型緊湊、適宜密植和機械化收割的高產品種,大豆品種要求耐蔭、抗倒、宜機收高產品種,要注意品種間的合理搭配,還要充分發(fā)揮作物品種的自身遺傳特性,挖掘其品種潛力,減小帶狀間套作環(huán)境變化對其產量造成的影響。

為此,農業(yè)農村部從審定的大豆品種中遴選出102個相對適宜的品種,分區(qū)域分類型向各地推介選用。16個省(區(qū)、市)農業(yè)農村廳均推薦了適宜當地的大豆與玉米品種。

山東禹城市是產糧大縣,常年玉米種植面積保持在69萬畝。今年,禹城發(fā)展了13.46萬畝帶狀復合種植,主推“4+2”模式。禹城市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李成強介紹,禹城的大豆品種主推“齊黃34”,玉米品種主推“登海605”系列、“農大778”“沃玉3號”等。

在篩選復合種植品種方面,種糧的“老把式”也沒少花心思。

王泉貴是吉林省蛟河市的種糧大戶,從2016年開始探索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這兩年,他在內蒙古通遼市進行推廣。

“在一畝地上同時種兩種作物,首先品種要選對?!蓖跞F說,品種選擇一定要因地制宜,帶型模式也不可“一刀切”,要和當地的機械配套相結合。今年,他在通遼有4萬畝復合種植,主推“4+4”帶型,也就是4行大豆、4行玉米。玉米品種有“內秀10”“豫單9953”“良玉99”,都是矮稈耐密品種;大豆品種主要是“黑農82”“吉育86”“吉育203”。

雍太文表示,從今年各地示范情況來看,推薦的品種總體表現(xiàn)較好,如“齊黃34”大豆不僅在山東本省產量表現(xiàn)較好,帶狀間作畝產達到120—150公斤,在四川、貴州等地也能通過春晚播獲得100—120公斤畝產量;玉米則有“黃金糧MY73”“登海605”等品種在山東、河南、江蘇可實現(xiàn)畝產600—700公斤。

“要想確保苗壯苗齊,除了精細化整地之外,還要做到種子精選,播種時的深淺也要考慮?!蓖跞F向記者曬出了今年在通遼地塊的大豆、玉米田間測產報告,“大豆、玉米品種選得好了,產量自然也不愁。今年玉米平均畝產量579公斤,大豆平均畝產量86公斤。我們實現(xiàn)了玉米不減產,每公頃增收1200多公斤大豆?!?/p>

“通過這一年的實踐和觀察,我們禹城所選的大豆、玉米品種整體表現(xiàn)優(yōu)異,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崩畛蓮娬f,10月12日,山東省農科院專家組在禹城市莒鎮(zhèn)前將軍廟村策源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實打測產6.12畝,玉米畝產達到726.28公斤,大豆畝產達到134.23公斤,做到了“玉米基本不減產、多收一季豆”。

雍太文特別提示:“下一年品種選用上一定得早準備。”他建議,各省農業(yè)技術推廣部門要根據今年本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過程中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早發(fā)布品種推薦意見,在主推品種與主推技術中明確列出適宜帶狀復合種植,同時組織本省種子公司根據推薦的品種,做好備種準備,在有種源的地方及早選種收購,爭取來年不僅有種,還有好種可種,避免搶種現(xiàn)象發(fā)生。

播種關——

播種深度、頂土能力差異大,怎樣確保苗全苗勻苗壯?

選對種只是開了個頭兒,播得好很關鍵。這些年來,隨著農業(yè)機械化的推進,玉米、大豆凈作播種都已經不是什么難題,但復合播種是個新題目。

全國農技中心經作處處長湯松介紹,玉米和大豆的播種需求不一樣,玉米的播種深度一般是4—7公分,大豆是3—5公分(降雨量多時僅需2—3公分)。因為大豆的頂土能力要弱于玉米,尤其要注意播種時不能太深,也不能壓得太緊,不然不好出苗。

提高播種質量,要有機具配套的硬件保障。

四川農業(yè)大學機電學院副院長張黎驊介紹,復合種植在主產區(qū)是間作模式,需要同時播種。在丘陵山地,如西南地區(qū)往往采用套作模式,通常先播玉米,等玉米長到大喇叭口—抽雄期再播大豆。他認為,不管是在黃淮海大豆主產區(qū)的免耕播種,還是在西南地區(qū)進行旋耕播種,機播技術都是比較成熟的,帶狀復合種植可以借鑒。特別是今年,在農業(yè)農村部的大力推廣下,很多企業(yè)積極生產和改裝相配套的播種機具,解決了復合種植無機可用或機具不夠的難題。

“大田復合種植,群眾最擔心的是工藝復雜?!鄙綎|禹城市委常委、副市長周蕾介紹,禹城市加強新型農業(yè)機械的研發(fā),如播種補水、滅茬、造墑、播種、封地一體機等,以提高出苗率、減少人工成本。同時,對植保機械列入補貼名錄,提高企業(yè)研發(fā)、農民購置的積極性。

鄉(xiāng)邦合作社理事長劉厚志說,他們使用了氣吸式播種機,通過氣泵把種子吸上去,保證株距一致,不會缺苗斷壟。

但也有不愿購買專門的播種機、或者沒有購買能力的種植戶。針對這種情況,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機械化管理司今年年初印發(fā)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配套機具應用指引》,分區(qū)域、分模式指導各地研究細化機具配套方案、操作技術規(guī)范,也為現(xiàn)有機具改造提供技術參考。

內蒙古包頭市源盛苑種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簡稱源盛苑合作社)就根據生產實際對現(xiàn)有播種機進行了改造。

合作社理事長金軍說,今年,源盛苑合作社共進行復合種植3160畝,主推“4+4”帶型?!皩τ趲偷倪x擇,我們要考慮產量,考慮利于機械作業(yè)?!焙献魃缭?臺玉米播種機、3臺大豆播種機。復合種植要求把以前一畝地的玉米種子種進現(xiàn)在的半畝地里(另外半畝是大豆),靠傳統(tǒng)的播種機有難度。

為此,合作社對播種機進行了改裝。一方面,調試播種機,加裝籽粒盤,在保證播種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玉米和大豆的種植密度;另一方面,加裝北斗導航定位系統(tǒng),根據導航情況,一臺玉米播種機、一臺大豆播種機并排作業(yè),同步推進。

金軍說,從出苗情況看,改裝是成功的。玉米畝播種量在5000株左右,能夠保苗4800株左右,大豆出苗也很穩(wěn)定?!皬秃戏N植整體出苗率能達到96%以上,這達到了我們的預想效果。”

其實,除了機具配套的“硬件”因素之外,播種質量還與農機手操作這一“軟件”因素密切相關。

張黎驊提到,復合種植對農機手的操作有較高要求:大豆、玉米播深不同,農機手要注意調整好播深位置再進行播種;出苗率、發(fā)芽率不同,會差出5%—10%,播種時需多播一些,以此保證出苗率。“尤其是要播好大豆,要求農機手對技術熟練掌握,注意播種事項,才能保證機播出苗率?!?/p>

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qū)是2022全國大豆科技自強示范縣。該區(qū)早在2006年就有少量示范復合種植,2021年復合種植擴大到3萬畝。在選配良種的基礎上,安居區(qū)一方面強化對經營主體、農技人員的技術培訓與農機手的操作培訓,發(fā)放技術明白紙;另一方面依托有經驗的農場建立高產樣板,針對機具選擇、播深、播期等進行觀摩展示。

記者了解到,今年在遭遇高溫干旱的情況下,安居區(qū)通過科學種植和科學抗旱,復合種植春玉米實測畝產達617公斤,復合種植大豆畝產達到150公斤以上。

在提高播種質量、確保苗全苗勻苗壯方面,各地各主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雍太文坦言,今年各地的播種情況確實存在較大差異。一些使用GPS導航拖拉機帶一體機進行播種的,出苗整齊、均勻健壯;而利用改造后的異機播種既有缺苗斷壟,還因播深不一致導致植株長勢不齊、發(fā)生大小苗,影響高產。他建議,各地應在今年一體機播種基礎上,盡量組織經營主體購買大豆玉米一體機,或者以縣為單位組建農機服務合作社,利用財政補貼資金支持統(tǒng)一購買農機,來年提供統(tǒng)一播種等社會化服務,以搶農時縮短播期,從根本上提高播種質量。

田管關——

田間除草容易“誤傷”彼此,這個難題怎么破?

10月初,經過90多天的精心管理,河北邢臺市南和區(qū)的大豆玉米迎來收獲季。10月13日,農技專家對南和區(qū)閻里鄉(xiāng)金沙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的玉米和大豆進行實打實收測產,測產結果為玉米畝產557公斤、大豆畝產112公斤,“一季雙收”妥了。

得知這個消息,邢臺市南和區(qū)金沙河合作社種植戶王志剛松了一口氣。今年,他負責管理合作社的4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他告訴記者,比起凈作玉米,復合種植的田管挺費事。以往玉米只要澆底肥,追施肥,后期基本上就沒事了。但是,大豆玉米一塊兒種,后期管理“比想象中要難”。

難就難在,對大豆、玉米這兩種作物除草會產生“打架”的情況。

邢臺市南和區(qū)農業(yè)農村局推廣研究員溫春爽解釋說,大豆、玉米的除草劑用藥有著很大的差異,一些防治譜較寬、土壤殘留期較久的除草劑很容易對彼此造成“誤傷”,不僅會對今年的產量造成影響,可能還會耽誤明年的間作種植。她認為,除草環(huán)節(jié)風險性很大,弄不好就會功虧一簣,因此,“復合種植最關鍵的技術是田間除草?!?/p>

內蒙古包頭市農牧局二級調研員薛永明告訴記者,采取地膜覆蓋,能夠解決60%的除草問題。其余40%的雜草(苗眼、巷道間雜草),他們通過兩種不同的除草方式解決。在玉米3—5葉、雜草2—4葉時,用自行改裝的中耕除草打藥一體機(帶隔離擋板),加裝不同除草劑進行第一遍除草。在玉米喇叭口期,根據雜草生長情況,“半機械、半人工”,利用手推式除草機和農戶自行改裝的耘鋤進行第二遍除草。

除了化學除草外,苗前封閉除草是解決田間雜草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黃淮海地區(qū)播種階段土壤較濕潤,利于藥液封閉。今年,山東禹城在播種時全市統(tǒng)一供種、統(tǒng)一滅茬、統(tǒng)一播種、統(tǒng)一封閉除草,不僅確保了出苗質量,還讓苗期雜草得到了有效控制。

邢臺南和區(qū)也總結了一套方案:一是選用高效除草劑進行部分混用,綜合快速除草;二要采取物理措施,避免兩種除草劑互相傷害。根據國內目前較為成熟的除草程序,6月上旬,苗前噴灑玉米大豆都適用的除草藥劑,由于選種時選用的是生長周期基本相同的玉米和大豆品種,7月初,邢臺南和的玉米大豆就可以統(tǒng)一進行苗后除草,一次作業(yè),各自用藥,除草效率大大提升。

當然,不同區(qū)域的復合種植模式不同,雜草種類也有其區(qū)域特殊性。記者看到,在全國農技中心印發(fā)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除草劑使用指導意見》中,提出“因地制宜、治早治小、安全高效”雜草防控策略,要求不僅要兼顧模式管理效率和大豆、玉米作物生長的安全性,同時也要考慮可持續(xù)性,不能影響來年的輪作倒茬。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李香菊指出,要解決雜草難題,除了優(yōu)化施藥技術以外,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從作物本身入手,用生物育種的方式提升雜草防治效果,將玉米和大豆劃到“統(tǒng)一陣營”,使二者可以同時兼容某種除草劑,才能把玉米大豆與雜草區(qū)分開來,有效解決難以通過機械一體化除草的“卡脖子”難題。

收獲關——

株高不同、行寬各異,機收怎么“聯(lián)合”?

經歷了選種、播種出苗、田間管理的“苦讀”,復合種植眼下進入了“期末考試”。兩種不同的作物該怎么收,收獲時怎樣才能減少損耗,實現(xiàn)顆粒歸倉?

張黎驊解釋,復合種植收獲要看哪種作物先成熟。先收玉米,要求機器寬度不能超出兩個大豆帶的間隔,一般要比大豆帶間隔窄15—20公分,以此保證機器進出時不碾壓大豆。先收大豆,如果大豆倒伏較多,就需要用人工收獲或者在機器上安裝分禾器,避免收獲機器碾壓大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如果大豆玉米同時收獲,因為玉米的種植密度比較大,選擇機器的時候要選擇“喂入量”比較大的機器,防止剝皮或者脫粒發(fā)生堵塞,保障作業(yè)速度。

在內蒙古通遼,種糧大戶王泉貴采用改裝的收割機?!跋仁沾蠖?,再收玉米?!蓖跞F說,他們將原有水稻收割機的割臺根據大豆寬幅進行調整,使舊農機派上了新用場。將原來1.5米寬的水稻割臺,改裝為2.2—2.9米寬,正好可以收割“4+4”模式的4行大豆,使大豆收獲損耗控制在5%以內。

在山東禹城,鄉(xiāng)邦合作社采用了定制收割機。劉厚志說:“合作社專門從湖北定制了適合“4+2”種植的黃豆割臺,10月11日小面積測試時發(fā)現(xiàn)效果不夠理想,機損很大。”經過跟廠家溝通和農機手的連夜改裝,10月12日上午測試結果非常好,機損降到大約5%以下。

在河北邢臺,農戶王志剛今年采用了“3+2”“4+2”兩種種植方式,因此收獲時也開啟了“聯(lián)考”模式:“3+2”模式下,因為壟距變窄,需要兩臺收割機,一前一后,共同完成三行大豆、兩行玉米的收割;在“4+2”模式下,大豆收割使用的是經過專門調整、割臺為2米的履帶式收割機,大豆收割機“領跑”,玉米收割機隨后完成兩行玉米的收尾工作。

張黎驊建議,收獲時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合格的、符合國家性能標準的機器,保證收獲時將損失率降低。同時,農機駕駛員也要保證直線行駛,避免混合收獲。此外,要注意收獲季節(jié),尤其是大豆的收獲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要適時收獲。

劉厚志感慨:“以后大面積種植,光理論不行,必須得實踐?!庇辛耸」さ呐涮讬C具,如何把握兩種作物的收獲時機,如何把收獲機具調試到最佳狀態(tài),他們還要在生產實踐中繼續(xù)摸索。

效益關——

環(huán)節(jié)多了、成本增了,綜合效益能“多收”嗎?

種植模式不管如何調整,有效益的才是好模式,才能真正地推廣開。復合種植與凈作相比,增加了多個環(huán)節(jié),人工、農藥、種子、機械等方面的投入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那么,玉米產量達到多少才是“玉米不減產”,大豆產量達到多少才是“多收一季豆”,綜合效益究竟能增加多少?

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家指導組組長、四川農業(yè)大學教授楊文鈺表示,通過多年多點及不同生態(tài)區(qū)玉米、大豆大面積生產產量統(tǒng)計,復合種植增產效果明顯。例如,在以規(guī)模化經營為主的黃淮海地區(qū),玉米畝產量達到500—550公斤、大豆畝產量達到100—110公斤,畝產值可達到2000元以上。

當然,與凈作玉米相比,復合種植的成本確實有所增加。據測算,每畝增加大豆用種3—4公斤、種子成本60—80元,增加大豆復合肥15公斤、肥料成本30—40元,增加一次滅茬成本10—15元,增加一次化學除草成本20—30元,增加一次病蟲害防治成本20—30元,增加一次大豆機收成本30—40元。整體算下來,畝增成本170—235元。

據楊文鈺測算,相較于凈作玉米,整體收益減去增加的成本,復合種植的規(guī)?;洜I主體純收入能增加200—300元/畝。

雍太文告訴記者,從山東禹城復合種植千畝示范片專家測產結果來看,玉米平均畝產555公斤、大豆畝產121公斤。按當前市場價玉米2.7元/公斤、大豆7.0元/公斤算,每畝產值可達2345元,與當地凈作高產玉米(1200-1300斤/畝)相比,可畝增純收入230—370元。再加上各種補貼收入,經營主體通過復合種植可畝增純收入500元以上。

從面上看,復合種植確能實現(xiàn)“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從多個點上看,種植戶對復合種植的效益比較認可。

包頭源盛苑合作社理事長金軍說,當地玉米產量達到每畝800公斤,才能算是“玉米不減產”。通過測算,合作社今年玉米產量達到每畝816公斤,超出了目標。大豆的產量每畝有120公斤左右。他算了一筆賬,今年復合種植的3160畝,按照一公斤大豆賣6—7元算,每畝能賣700—800元。復合種植中,播種、除草、施肥環(huán)節(jié)增加的投入是每畝240元,刨去這部分,每畝能有400來塊錢的賺頭。此外,還有政府給的復合種植補貼,每畝350元。“合作社復合種植這部分,比單種玉米要多收入180—190萬元,非常可觀?!?/p>

邢臺農戶王志剛說,合作社進行復合種植,農戶更省心,農藥、種子、機械這些成本都是由合作社統(tǒng)一出,農戶只有在農忙時節(jié),比如播種、打藥、收獲期盯著機器,盡可能減少損耗。加上政府每畝補貼200元,復合種植的畝效益能達到600元。

禹城鄉(xiāng)邦合作社理事長劉厚志說,從收獲結果看,今年玉米基本不減產,能達到理論目標。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投入在原來玉米凈作的基礎上增加了100—150元。即便不算補貼,多產出的大豆也是可以彌補玉米的少量損失和這部分成本的。他很肯定:“這種模式是有種植效益和長遠發(fā)展前景的?!?/p>

除了這些“變現(xiàn)到手”的效益,種植大戶對復合種植帶來的其他“好處”也很看重。

金軍說,為了支持復合種植,當地政府對合作社農田的設施進行了改造,采用膜下滴灌的水肥一體化技術,省水、省肥,還能精準灌溉施肥。與傳統(tǒng)地面灌溉相比,還有抗災、抗鹽堿、增產、改善作物品質等優(yōu)點,這對復合種植的高產起了決定性作用?,F(xiàn)在合作社的地都成了高產田,這對今后合作社多打糧、打好糧幫助太大了。

農業(yè)農村部種植業(yè)管理司油料處處長劉武表示,復合種植大面積推廣的第一年里,上下齊心,各方配合,涌現(xiàn)出了大批地方首創(chuàng)模式,成效顯著。最重要的是,通過一年的“磨合”,捋順了機制,找到了符合地方實際的模式、方法,摸清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難點痛點,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些探索為今后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復合種植打下了基礎、創(chuàng)造了條件,將為國家穩(wěn)糧擴豆做出更多貢獻。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

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機械化總站 

農業(yè)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 

 當前,即將進入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大面積收獲期。為加快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針對部分地區(qū)機收經驗不足、損失預期偏高等問題,聚焦“3+2”(3行大豆+2行玉米,下同)、“4+2”(4行大豆+2行玉米,下同)種植模式,制定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供各地參考。其他技術模式可參照應用。 

一、適宜收獲期確定 

適期收獲是機械化收獲減損的關鍵,根據作物品種、成熟度、籽粒含水率及氣候等條件,確定兩種作物收獲期,并適期收獲,過早或過晚收獲會對作物產量和品質造成不利影響。 

(一)大豆適宜收獲期 

大豆適宜收獲期是在黃熟期后至完熟期之間,此時大豆葉片脫落80%以上,豆莢和籽粒均呈現(xiàn)出原有品種的色澤,籽粒含水率下降到15%—25%,莖稈含水率為45%—55%,豆粒歸圓,植株變成黃褐色,莖和莢變成黃色,用手搖動植株會發(fā)出清脆響聲。大豆收獲作業(yè)應選擇早、晚露水消退時間段進行,避免產生“泥花臉”;應避開中午高溫時段,減少收獲炸莢損失。 

(二)玉米適宜收獲期 

玉米適宜收獲期在完熟期,此時玉米植株的中、下部葉片變黃,基部葉片干枯,果穗變黃,苞葉干枯呈黃白色而松散,籽粒脫水變硬乳線消失,微干縮凹陷,籽?;浚ㄅ呦露耍┏霈F(xiàn)黑帽層,并呈現(xiàn)出品種固有的色澤。采用果穗收獲,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為25%—35%;采用籽粒直收方式,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為15%—25%。 

二、收獲方式及適宜機型 

根據大豆、玉米成熟順序差異,收獲方式可分為:先收大豆后收玉米方式、先收玉米后收大豆方式、大豆玉米分步同時收獲等。根據種植模式、帶寬行距、地塊大小、作業(yè)要求選擇適宜的收獲機。 

(一)先收大豆后收玉米方式 

該方式適用于大豆先熟玉米晚熟地區(qū),主要包括黃淮海、西北等地區(qū)間作方式。作業(yè)時,先選用適宜的窄幅寬大豆收獲機進行大豆收獲作業(yè),再選用2行玉米收獲機或常規(guī)玉米收獲機(2行以上玉米收獲機)進行玉米收獲作業(yè)。 

大豆收獲機機型應根據大豆帶寬和相鄰兩玉米帶之間的帶寬選擇,輪式和履帶式均可,應做到不漏收大豆、不碾壓或夾帶玉米植株。大豆收獲機割臺幅寬一般應大于大豆帶寬度40cm(兩側各20cm)以上,整機外廓尺寸應小于相鄰兩玉米帶帶寬20cm(兩側各10cm)以上。以大豆玉米帶間距70cm、大豆行距30cm為例,“3+2”種植模式應選擇1m≤幅寬<1.7m、整機寬度<1.8m的大豆收獲機,“4+2”種植模式應選擇1.3m≤幅寬<2m、整機寬度<2.1m的大豆收獲機。窄幅寬大豆收獲機宜裝配浮式仿形割臺,幅寬2m以上大豆收獲機宜裝配專用撓性割臺,割臺離地高度<5cm,實現(xiàn)貼地收獲作業(yè),使低節(jié)位豆莢進入割臺,降低收獲損失率。 

玉米收獲時,大豆已收獲完畢,玉米收獲機機型選擇范圍較大,可選用2行玉米收獲機對行收獲;也可選用當地常規(guī)玉米收獲機減幅作業(yè)。 

(二)先收玉米后收大豆方式 

該方式適用于玉米先熟大豆晚熟地區(qū),主要包括西南地區(qū)套作方式和長江流域、華北地區(qū)間作方式。作業(yè)時,先選用適宜的2行玉米收獲機進行玉米收獲作業(yè),再選用窄幅寬大豆收獲機或當地常規(guī)大豆收獲機(幅寬2m以上)進行大豆收獲作業(yè)。 

玉米收獲機機型應根據玉米帶的行數、行距和相鄰兩大豆帶之間的寬度選擇,輪式和履帶式均可,應做到不碾壓或損傷大豆植株,以免造成炸莢、增加損失。玉米收獲機輪胎(履帶)外沿與大豆帶距離一般應大于15cm。以大豆玉米帶間距70cm、玉米行距40cm、的“3+2”和“4+2”種植模式為例,應選擇輪胎(履帶)外側間距<1.5m、整機寬度<1.7m的2行玉米收獲機;也可選用高地隙跨帶玉米收獲機,先收兩帶4行玉米。 

大豆收獲時,玉米已收獲完畢,大豆收獲機機型選擇范圍較大,可選用幅寬與大豆帶寬相匹配的大豆收獲機,幅寬應大于大豆帶寬40cm以上;也可選用當地常規(guī)大豆收獲機減幅作業(yè)。 

(三)大豆玉米分步同時收獲方式 

該方式適用于大豆玉米同期成熟地區(qū),主要包括西北、黃淮海等地區(qū)的間作方式。作業(yè)時,對大豆、玉米收獲順序沒有特殊要求,主要取決于地塊兩側種植的作物類別,一般分別選用大豆收獲機和玉米收獲機前后布局,輪流收獲大豆和玉米,依次作業(yè)。因作業(yè)時一側作物已經收獲,對機型外廓尺寸、輪距等要求降低,可根據大豆種植幅寬和玉米行數選用幅寬匹配的機型,也可選用常規(guī)收獲機減幅作業(yè)。 

三、機具調整改造 

(一)調整改造實現(xiàn)大豆收獲 

目前,市場上專用大豆收獲機較少,可選用與工作幅寬和外廓尺寸相匹配的履帶式谷物聯(lián)合收割機進行調整改造。調整改造方式參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配套機具調整改造指引》(農機科〔2022〕28號)。 

(二)調整改造實現(xiàn)玉米收獲 

目前,常用的玉米收獲機行距一般為60cm左右,適用于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40cm小行距的玉米收獲機機型較少。玉米收獲作業(yè)時,行距偏差較大會增大落穗損失率或降低作業(yè)效率,可將割臺換裝或改裝為適宜行距割臺,也可換裝不對行割臺。對于植株分杈較多的大豆品種,收獲玉米時,應在玉米收獲機割臺兩側加裝分離裝置,分離玉米植株與兩側大豆植株,避免碾壓大豆植株。 

(三)加裝輔助駕駛系統(tǒng) 

如果播種時采用了北斗導航或輔助駕駛系統(tǒng),收獲時,先收作物對應收獲機也應加裝北斗導航或輔助駕駛系統(tǒng),提高駕駛直線度,使機具沿行間精準完成作業(yè),減少對兩側作物碾壓和夾帶,同時減少人工操作誤差并降低勞動強度。如果播種時未采用北斗導航或輔助駕駛系統(tǒng),收獲時根據作物播種作業(yè)質量確定是否加裝北斗導航或輔助駕駛系統(tǒng),如播種作業(yè)質量好可加裝,否則沒有加裝必要。 

四、減損收獲作業(yè) 

(一)科學規(guī)劃作業(yè)路線 

對于大豆、玉米分期收獲地塊,如果地頭種植了先熟作物,應先收地頭先熟作物,方便機具轉彎調頭,實現(xiàn)往復轉行收獲,減少空載行駛;如果地頭未種植先熟作物,作業(yè)時轉彎調頭應盡量借用田間道路或已收獲完的周邊地塊。 

對于大豆、玉米同期收獲地塊,應先收地頭作物,方便機具轉彎調頭,實現(xiàn)往復轉行收獲,減少空載行駛;然后再分別選用大豆收獲機和玉米收獲機依次作業(yè)。 

(二)提前開展調整試收 

作業(yè)前,應依據產品使用說明書對機具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與保養(yǎng),確保機具技術狀態(tài)良好;應根據作物種植密度、模式及田塊地表狀態(tài)等作業(yè)條件對收獲機作業(yè)參數進行調整,并進行試收,試收作業(yè)距離以30—50m為宜。試收后,應檢查先收作業(yè)是否存在碾壓、夾帶兩側作物現(xiàn)象,有無漏割、堵塞、跑漏等異常情況,對照作業(yè)質量標準檢測損失率、破碎率、含雜率等。如作業(yè)效果欠佳,應再次對收獲機進行適當調整和試收檢驗,直至作業(yè)質量優(yōu)于標準,并達到滿意的作業(yè)效果。 

(二)合理確定作業(yè)速度 

作業(yè)速度應根據種植模式、收獲機匹配程度確定,禁止為追求作業(yè)效率而降低作業(yè)質量。如選用常規(guī)大型收獲機減幅作業(yè),應注意通過作業(yè)速度實時控制喂入量,使機器在額定負荷下工作,避免作業(yè)喂入量過小降低機具性能。大豆收獲時,如大豆帶田間雜草太多,應降低作業(yè)速度,減少喂入量,防止出現(xiàn)堵塞或含雜率過高等情況。 

對于大豆先收方式,大豆收獲作業(yè)速度應低于傳統(tǒng)凈作,一般控制在3—6km/h,可選用Ⅱ擋,發(fā)動機轉速保持在額定轉速,不能低轉速下作業(yè)。若播種和收獲環(huán)節(jié)均采用北斗導航或輔助駕駛系統(tǒng),收獲作業(yè)速度可提高至4—8km/h。玉米收獲時,兩側大豆已收獲完,可按正常作業(yè)速度行駛。 

對于玉米先收方式,受兩側大豆植株以及玉米種植密度高的影響,玉米收獲作業(yè)速度應低于傳統(tǒng)凈作,一般控制在3—5km/h。如采用行距大于55cm的玉米收獲機,或種植行距寬窄不一、地形起伏不定、早晚及雨后作物濕度大時,應降低作業(yè)速度,避免損失率增大。大豆收獲時,兩側玉米已收獲完,可按正常作業(yè)速度行駛。 

(三)強化駕駛操作規(guī)范 

大豆收獲時,應以不漏收豆莢為原則,控制好大豆收獲機割臺高度,盡量放低割臺,將割茬降至4—8cm,避免漏收低節(jié)位豆莢。作業(yè)時,應將大豆帶保持在幅寬中間位置,并直線行駛,避免漏收大豆或碾壓、夾帶玉米植株。應及時停車觀察糧倉中大豆清潔度和尾篩排出秸稈夾帶損失率,并適時調整風機風量。 

玉米收獲時,應嚴格對行收獲,保證割道與玉米帶平行,且收獲機輪胎(履帶)要在大豆帶和玉米帶間空隙的中間,避免碾壓兩側大豆。作業(yè)時,應將割臺降落到合適位置,使摘穗板或摘穗輥前部位于玉米結穗位下部30—50cm處,并注意觀察摘穗機構、剝皮機構等是否有堵塞情況。玉米先收時,應確保玉米秸稈不拋灑在大豆帶,提高大豆收獲機通過性和作業(yè)清潔度。 

(四)妥善解決倒伏情況 

復合種植倒伏地塊收獲時,應根據作物成熟期以及倒伏方向,規(guī)劃好收獲順序和作業(yè)路線;收獲機調整改造和作業(yè)注意事項可參照傳統(tǒng)凈作方式,此外為避免收獲時倒伏帶來的混雜,可加裝分禾裝置。 

先收大豆時,可提前將倒伏在大豆帶的玉米植株扶正或者移出大豆帶,方便大豆收獲作業(yè),避免碾壓玉米果穗造成損失,或混收玉米增大含雜率。 

先收玉米時,如大豆和玉米倒伏方向一致,應選用調整改造后的玉米收獲機對行逆收作業(yè)或對行側收作業(yè);如果大豆和玉米倒伏方向沒有規(guī)律,可提前將倒伏在玉米帶的大豆植株扶正或者移出玉米帶,方便玉米收獲作業(yè),避免玉米收獲機碾壓倒伏大豆。 

分步同時收獲時,如大豆和玉米倒伏方向一致,一般先收倒伏玉米,玉米收獲后,倒伏在大豆帶內的玉米植株減少,將剩余倒伏在大豆帶的玉米植株扶正或者移出大豆帶后,再開展大豆收獲作業(yè);如果大豆和玉米倒伏方向沒有規(guī)律,可提前將倒伏在玉米帶的大豆植株扶正或者移出玉米帶,先收大豆再收玉米。 

標簽:玉米   大豆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266979.html

黄浦区| 南涧| 佳木斯市| 盖州市| 获嘉县| 潍坊市| 漯河市| 中西区| 广东省| 乌鲁木齐县| 莫力| 新乡县| 新安县| 博白县| 英德市| 民乐县| 武汉市| 巢湖市| 三台县| 长宁区| 内乡县| 张家川| 洞口县| 珲春市| 军事| 成武县| 银川市| 乌兰察布市| 林芝县| 耿马| 巫溪县| 淮阳县| 南康市| 济宁市| 原平市| 建平县| 淳安县| 栾城县| 平陆县| 崇州市|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