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機械化生產被提上日程(油料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系列講座在線開播)
農機大全網(www.digitalhomeuk.com)今天給各位分享油料作物機械化生產被提上日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油料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系列講座在線開播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油料作物機械化生產被提上日程 ♂
油料作物機械化生產被提上日程資料圖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農業(yè)部和國家林業(yè)局日前發(fā)布《全國大宗油料作物生產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guī)劃》)。《規(guī)劃》圍繞油菜籽、花生、大豆、油茶4種主要大宗油料作物,通過打造核心產區(qū),強化科技支撐,完善支持政策等措施,著力突破生產瓶頸制約,引導各地抓好油料生產,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規(guī)劃》提出,到2020年,油菜籽、花生、大豆、油茶籽四大油料播種面積力爭達到4億畝左右,總產量5980萬噸,分別比2014年增加6242萬畝、1440萬噸。機械化是油料作物生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也是油料作物增產挖潛的重要路徑,提升油料作物機械化水平在《規(guī)劃》中頻頻提及,成為最大亮點。
機械化收獲是最大短板
受多種因素影響,國內油料生產能力增長緩慢,產需缺口擴大,進口增加,對外依存度上升,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和大豆進口國,食用植物油自給率不到40%,迫切需要進一步提高國內油料生產能力,挖掘增產潛力,保持一定的自給水平。
油料作物機械化水平不高嚴重制約了油料生產,尤其是油料機械化收獲是短板,油料收獲技術未取得突破性進展,油菜、花生精量化、輕簡化、機械化生產技術研究和推廣滯后。如油菜移栽仍以人工為主,用工多、成本高,機械化移栽技術還處于試驗階段。
收獲機總體上停留在模仿和組裝階段,核心部件依賴進口,機械性能不高,作業(yè)效率、損耗率、使用壽命、安全性和舒適性等與進口機械差距較大,功能比較單一。受適宜品種培育緩慢、機械性能落后和農藝農機融合不夠等因素影響,主要油料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遠低于大宗糧食作物。油茶大多種在山高坡陡地區(qū),沒有專業(yè)機械,采收成本較高。
油料生產費工費時,近年來土地成本、人工費用上漲較快,一些地區(qū)農業(yè)用工費用年均漲幅超過20%,湖南、湖北等省已漲至每人每天100元左右,人工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重升至60%左右。與糧食作物相比,油料種植比較效益持續(xù)偏低,且年際間波動較大。在人工成本高企的現實窘境下,提升油料作物的機械化水平成為必然選擇。
農機農藝融合是必然選擇
為提升油菜生產能力,《規(guī)劃》提出,將堅持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強化科技支撐,加強適宜機種機收的突破性品種和配套高產栽培技術、專用農機(具)研究,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良機,加快生產全程機械化步伐,降低生產成本,挖掘增產潛力,推進油料規(guī)?;a業(yè)化生產經營,提高經濟效益。
發(fā)展目標是到2020年主要油料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其中油菜籽機械化收獲水平顯著提升。
針對當前制約油料生產的主要因素,今后一段時間將加快早熟、適宜機收等突破性品種選育、配套高產栽培技術和先進適用農機(具)研發(fā),實現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提高單產水平,降低人工成本;加強核心生產基地建設,改善基礎設施和物質裝備條件,提高油料生產規(guī)?;?、標準化、機械化水平。
《規(guī)劃》提出,必須加快培育豐產性好、成熟期一致、結莢集中、耐密植、抗裂角、抗倒伏等適合機械化收獲的油菜新品種。油菜籽重點推廣合理密植、機械收獲、輕簡栽培等技術;花生重點推廣精量播種、機械化收獲、地膜覆蓋技術,提高商品化供種水平;大豆重點推廣窄行密植、種子包衣等技術。
為充分發(fā)揮農機在節(jié)本增效和提質增產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須要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加快先進適用、節(jié)能環(huán)保、經濟高效的油料種植、收獲機械(具)研發(fā),大力推進主要油料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積極發(fā)展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建立健全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開展跨區(qū)深松整地、機播機收等作業(yè),為油料生產提供專業(yè)化、規(guī)?;霓r機服務。
機械化是增產挖潛重要路徑
《規(guī)劃》明確,從油菜籽、花生、大豆優(yōu)勢產區(qū)中篩選514個生產大縣作為生產能力建設的核心區(qū)。其中,油菜籽、花生生產大縣年均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大豆生產大縣年均種植面積15萬畝以上。油茶種植重點區(qū)域為《全國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09-2020年)》確定的519個縣。
根據2020年油料生產發(fā)展目標,分別確定核心區(qū)與其他區(qū)域的增產任務,機械化成為增產挖潛的重要路徑。
長江中下游冬油菜產區(qū)油菜籽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生產機械化程度低,適合機收的品種和先進適用的機具尚處于研究階段,油菜籽機收水平低,收獲主要靠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
因此,該區(qū)域油菜籽生產的主攻方向是:加快研發(fā)、審定和推廣適合機收的新品種和配套收獲機械,完善機耕道等設施,方便機械田間作業(yè),提升生產機械化水平。西南冬油菜產區(qū)油菜籽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除成都平原等地外,大部分地區(qū)為丘陵山地,地塊相對零碎,油菜籽種植比較分散,不利于機械化生產。
該區(qū)域油菜籽生產的主攻方向是:加強土地整治和梯田整修,建設集中連片的生產基地;加快研究適宜機收的品種和適合當地特點的小型、多功能收獲機械,完善機耕道等設施,提升機械化水平。北方春油菜產區(qū)機械化生產水平較高,油菜籽生產的主攻方向是抓好抗旱、耐寒品種選育和推廣,改進耕作制度,擴大種植面積。
榨油花生優(yōu)勢產區(qū)主要包括山東、河南、河北3省,常年播種面積3200萬畝、總產900多萬噸,均占全國一半左右。在這三省中,將選擇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的97個花生生產大縣作為核心區(qū),在不影響糧食生產的前提下,挖掘沙壤地等資源潛力,擴大種植面積;加強高產、高油、專用新品種培育和推廣,提高商品化供種水平,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普及地膜覆蓋、土壤培肥、機播機收等高產節(jié)本高效栽培技術。
大豆優(yōu)勢產區(qū)主要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常年播種面積5000萬畝,產量600萬噸,均占全國的一半左右。該區(qū)域機械化作業(yè)水平和大豆商品率較高。在這4省(區(qū))中,將選擇種植面積15萬畝以上的61個大豆生產大縣作為核心區(qū),推進區(qū)域化、規(guī)?;?、標準化生產和產業(yè)化經營,提高單產水平和種植效益。
油茶栽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等14省(區(qū)),2014年,這14省(區(qū))油茶面積5470萬畝,油茶籽產量200萬噸,平均畝產36公斤,其中江西、湖南、廣西三省區(qū)占全國油茶總面積的66%。
油茶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油茶新造林前期投入大、生長周期長,單產水平低,急需改造,機械化水平很低,生產成本高。因此,加快研發(fā)適合油茶生產的機具,提升油菜機械化水平必須提上日程。
油料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系列講座在線開播 ♂
油料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系列講座在線開播?5月19日,農業(yè)農村部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邀請專家,就花生生產機械化發(fā)展概況進行網絡直播講座。陳有慶副研究員重點介紹了花生產業(yè)國內外概況、花生機械化種植與收獲技術等內容,河南、山東、遼寧等花生主產區(qū)的300余名行業(yè)專家、技術推廣人員和農機手在線觀看學習。
據了解,此次講座由農業(yè)農村部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主辦,是油料作物全程機械化發(fā)展系列講座的首講。
下一步,還將繼續(xù)依托全程機械化專家組,圍繞花生、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進展、面臨問題和推廣應用等內容組織系列在線直播,為油料作物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提供支撐。
油料作物生產機械化 保障油料供給安全 ♂
油料作物生產機械化 保障油料供給安全 由農業(yè)部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 “智能農機裝備”重點專項 “智能化油料作物收獲技術與裝備研發(fā)”項目近日獲得立項批復。
“智能化油料作物收獲技術與裝備研發(fā)”項目總經費500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經費2500萬元,農業(yè)部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為項目牽頭承擔單位,吳崇友研究員為項目負責人,項目下設5個課題,共14個單位參與,執(zhí)行期限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
油料作物生產機械化 保障油料供給安全
油菜、花生、油葵和油茶為我國重要的特色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6885千公頃,年產量 3420萬噸,是國產食用植物油最主要來源,涉及農戶數千萬,年產值達數千億元,生產意義十分重大。但是,截止2014年底油菜和花生的收獲機化水平分別25.32%和29.41%,油葵70%,油茶機械化收獲幾乎為零,現有機械化生產裝備收獲損失率高、作業(yè)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低,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制約了油料作物的生產發(fā)展。
項目從作業(yè)對象的生物學特性、物理機械特性、智能化和通用化等基礎性、共性技術研究入手,融合農機、農藝、農信,構建機具通用平臺技術與系統;以高效、低損、智能為目標,研究突破基于組態(tài)和移動無線技術的作業(yè)參數自動監(jiān)控、整機故障診斷及遠程實時交互技術,油菜切縱流分級有序脫粒、有序輸送中央強制割曬鋪放、割臺多自由度液壓調控、兩段帶式液壓仿形撿拾技術,花生自動限深多壟同步起秧、多鏈夾持錯位交接有序輸送技術,防纏繞摘果、仿形降阻有序條鋪、秧果彈性組合撿拾、全喂入低損摘果及多風系無阻滯清選技術,油葵柔性脫粒和凹板間隙自動調節(jié)技術,油茶低花蕾損傷摘果、柔性脫殼、復式篩分等關鍵技術。預期突破脫粒、清選等關鍵核心技術關鍵技術8項以上;研制油菜/花生/油葵的割曬、挖曬、撿拾、輸送、脫粒、清選和油茶選擇性采摘等關鍵裝置8種以上;研發(fā)花生聯合收獲、分段收獲整機3種,油菜聯合收獲、分段收獲整機4種,油葵聯合收獲機1種,油茶收獲裝置2種以上,整機具備主要參數實時采集、故障診斷與自動監(jiān)控功能。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升我國油料作物收獲機械化生產水平,促進生產方式的轉變,為保障油料供給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本項目下設5個課題,分別由農業(yè)部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承擔“油菜智能化低損失收獲技術與裝備研究”、“花生智能化高效聯合收獲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fā)”,青島農業(yè)大學承擔“花生智能化兩段式收獲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fā)”,華中農業(yè)大學承擔“油葵智能化高效聯合收獲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安徽農業(yè)大學承擔“油茶籽機械化收獲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
項目研究團隊囊括了我國在油菜、花生、油葵和油茶機械化收獲領域處于領先水平的研究團隊,項目申報參加單位有南京大學、華中農業(yè)大學、江蘇大學、青島農業(yè)大學、安徽農業(yè)大學、沈陽農業(yè)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業(yè)大學、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國家林業(yè)局哈爾濱林業(yè)機械研究所和山東省計算中心共10個科教單位,項目申報配套試制企業(yè)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五征集團有限公司均為國內農機行業(yè)一流企業(yè)、收割機行業(yè)的骨干企業(yè)。
?
油電價格再次上調 糧農每畝再獲5元補貼 ♂
油電價格再次上調 糧農每畝再獲5元補貼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液化氣、天然氣價格不作調整。發(fā)展改革委指出,近一段時期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持續(xù)大幅度攀升,特別是今年2月中旬以來漲速加快。國內成品油與原油價格倒掛矛盾加劇,企業(yè)加工和進口虧損嚴重,大部分地方煉廠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tài),供求矛盾突出。為逐步理順價格關系,保證國內成品油供應,促進石油資源節(jié)約,決定適當提高成品油價格。
發(fā)展改革委表示,為減少調價對群眾生活的影響,控制調價連鎖反應,對此次成品油調價增加的支出,采取以下綜合配套措施:(一)對種糧農民、漁業(yè)(含遠洋漁業(yè))、林業(yè)實行財政補貼。其中,對種糧農民在今年已增加的農資綜合直補的基礎上,財政每畝再增加5元補貼;(二)對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含島際和農村水路客運)實行財政補貼,運輸價格不提高;(三)從7月份起,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補助15元,農村增加10元;(四)成品油價格調整對出租車行業(yè)的影響,通過增加財政補貼、進一步清理不合理負擔解決,價格暫不調整。
(五)液化氣、天然氣、鐵路客運價格不作調整。各項補貼資金中央財政即日下撥各地。
發(fā)展改革委同時明確,此次電價調整,對城鄉(xiāng)居民用電和農業(yè)、化肥生產用電價格不作調整,四川、陜西、甘肅三省受地震災害影響嚴重的縣(市)用電價格也不作調整。
發(fā)展改革委還指出,目前煤炭價格水平較高,為防止煤、電價格輪番上漲,自即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對全國發(fā)電用煤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在臨時價格干預期間,全國煤炭生產企業(yè)供發(fā)電用煤的出礦價,不得超過2008年6月19日實際結算價格。
發(fā)展改革委要求有關石油、電力、煤炭企業(yè)嚴格執(zhí)行國家價格政策,加強生產和調運,確保市場供應。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采取多種措施,嚴格控制成品油和電力價格調整對市場的影響,加強成品油、煤炭、電力價格執(zhí)行情況和市場價格的監(jiān)督檢查,防止搭車漲價;嚴厲打擊不執(zhí)行國家價格政策,以及造謠惑眾、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為,維護市場穩(wěn)定。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digitalhomeuk.com/news/271367.html